对话威马汽车沈晖:新造车公司如何跨过10万台生死线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 晓寒

车东西328日消息,威马汽车今日在其温州生产基地举行了EX5首台量产车试装下线仪式,并宣布开启量产进程。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在现场透露,自去年12月开启预定后,EX5目前的总预定量已经超过10000台,新车将于今年下半年大规模交付。

对话威马汽车沈晖:新造车公司如何跨过10万台生死线

▲下线仪式现场

活动结束后,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沈晖,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二人接受了车东西等媒体的采访,就新造车公司的时间窗口、威马在销售与服务渠道进行的准备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解答。

对话威马汽车沈晖:新造车公司如何跨过10万台生死线

▲左为陆斌,右为沈晖

一、新造车公司的10万台红线

新造车团队未来只有两三年时间,如果到不了10万台的销量,就没法活下去。在上午的下线仪式中,沈晖着重提到了新造车公司的时间窗口问题。

对话威马汽车沈晖:新造车公司如何跨过10万台生死线

▲EX5

在他看来,传统车厂有钱有人,他们目前只是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智能电动汽车研发生产体系,没有推出相关的产品罢了。

而一旦等他们回过神来推出产品,新造车公司就将面临严重的竞争压力,因此抢在传统车厂的智能电动车大规模面世之前取得一定的成绩站稳脚跟对新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对话威马汽车沈晖:新造车公司如何跨过10万台生死线

▲捷豹已经推出了纯电SUV I-PACE

那么威马汽车准备如何在两三年内实现10万台销量的目标呢?

“5P陆斌笑着回答道,即Product产品、Place渠道、Price价格、Promotion推广,以及Pace节奏五件事情。

按陆斌所言,做到5P就是说要制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找到合适的销售与服务渠道、取一个合适的价格,找到推广方式并保持做事情的节奏。

产品方面,EX5研发的每一步都引入了潜在客户的参与,通过吸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来研发这款车型。细节方面,在保证续航、加速、操控、质量等机械性能后,EX5还引入了智能互联、语音交互、人工智能、车外交互、自动驾驶等年轻人喜欢的功能来吸引客户。

对话威马汽车沈晖:新造车公司如何跨过10万台生死线

▲EX5的车外交互系统

价格方面,沈晖称要做大部分人都负担得起的车型,因此车型会定价会围绕在20万元这一适中价格,不过具体的价格与配置情况需要在4月份才会公布。

渠道方面,威马同时考虑到了线上与线下两种销售与服务体系,并且设计了城市智行合伙人模式,通过引入各个城市的汽车经销商企业参与其中,来解决威马汽车在大部分城市的销售、服务与充电网络问题。

陆斌并没有详解推广与节奏方面的动作,仅表示会尽可能将车辆推广给更多的用户,会保持适度的发展节奏等。

二、下半年交车,威马准备好了吗?

在今天的下线仪式上,沈晖与陆斌都表示EX5会在今年下半年大规模交付,满打满算也只有9个月的时间,那么威马汽车在产品量产、销售/服务渠道、充电网络等方面都做好准备了吗?

在陆斌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生产方面,威马温州工厂一期工程已经完工,生产线实现了全面贯通,首台量产车也已试装下线,并且通过收购的形式获得了生产资质,接下来的时间里,威马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进行工厂员工培训、验证并调整好生产工艺来实现EX5的量产。

对话威马汽车沈晖:新造车公司如何跨过10万台生死线

▲威马温州工厂全景

渠道方面,威马规划了旗舰店、大型交付中心、服务站以及服务点四种不同规模的渠道。

旗舰店会在北上广等大城市进行布置,核心功能就是展示品牌形象与产品,首家店铺在9月份就会开业。大型交付中心是与各地的智行合伙人(当地的汽车经销商)合作打造,兼具销售、维修保养、充电网络建设,甚至分时租赁等出行服务的运营功能,相当于中小城市的渠道支柱。

对话威马汽车沈晖:新造车公司如何跨过10万台生死线

▲陆斌介绍威马智行合伙人体系

服务站的主要功能是维保,同样由智行合伙人来做,威马的规划是一座城市里每有500台车就开一座服务站,并逐步增加。最后,威马的服务点主要承担充气补胎等快修功能,将与国内一些连锁快修店进行合作来构建。

充电网络方面,陆斌表示,威马在车还没看到的时候,就已经和中国前五的充电运营商进行了沟通,打通了双方的APP、开放了API接口等,未来威马的车主直接在合作伙伴的充电桩即可实现充电。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威马方面认为自己目前在量产、渠道以及充电网络等各方面都基本做好的准备,足以支持下半年的交付。

结语:新造车公司的传统派

虽然也被归为新造车公司,但是由于沈晖之前吉利集团副总裁以及沃尔沃中国的董事长的背景,因此威马汽车也一直被一些业内人士看做是最接近传统车厂风格的新造车公司。

从车东西今天实地探访威马温州工厂以及和沈晖与陆斌的交流来看,威马汽车确实继承了传统车厂在汽车研发、工厂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不管是快速推进工厂建设并投入生产,还是对汽车零部件与制造流程的了解,都体现了这一点。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威马在传统车企背景较强的同时,在营销造势、智能化网联网概念的塑造上声量要略小一些。

至于哪家新造车公司会走过这两三年的时间窗口,到今年年底交车时也许就能看出分晓。

对话威马汽车沈晖:新造车公司如何跨过10万台生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