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逼得奇瑞卖身?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文 |  晓寒

尹同跃口中的“胡说八道”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5月30日,国内媒体财新撰文报道,称奇瑞拟以不低于200亿元的价格转让对奇瑞汽车的控股权,奇瑞已于5月29日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投票通过上述事项,且已经授权管理层就股权转让事项与资方进行谈判。

随后,车东西第一时间联系了奇瑞汽车公关,但对方称这是集团层面的事情,自己目前尚不知情。

财新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目前有复星、宝能等投资方正在参与竞购。此前,复星内部的心里价位在200亿元左右,但是随着宝能的入局,迅速将报价抬高至250亿元,超过了复星的预期,因而该机构曾一度退出竞购。但由于奇瑞所在的芜湖市政府对宝能态度不甚明朗,外界盛传的宝能入股奇瑞尚未成定局。

此外,也有知情人士还透露,奇瑞的控股方——安徽芜湖市地方政府其实并不是太倾向于宝能集团,原因在于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了诸多布局,且太过庞大和复杂。地方政府目前的计划是出让控制权,保留较小比例的股份和“一票否决权”以保证奇瑞汽车不搬离芜湖从而影响地方就业。

一、奇瑞卖身:输血观致深陷资金困局

尽管一再否认,奇瑞最终还是陷入困境,作势要卖身了。而奇瑞汽车要卖掉自己的原因很简单:自己发展不顺利的情况下,还要为观致输血。而观致的失败导致奇瑞整个集团财务状况长期不良。而2017年,奇瑞控股(出让业务之前其下包括奇瑞汽车、观致汽车、凯翼汽车、奇瑞商用车等子公司,以及合资品牌奇瑞捷豹路虎)整体销量下滑,在长期的负债压力下,奇瑞终于绷不住了。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2017年,奇瑞控股整体销量为68万辆,相较于2016年其70.54万辆的销量不升反降。尽管奇瑞汽车的销量从2016年的36万增加到了41万,但奇瑞汽车市场份额却降低至2.28%,在自主品牌中排名第六。奇瑞汽车在盈利上也未能有所斩获。奇瑞汽车2017年财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为亏损3764万,是靠近3亿的营业外利润,才将其净利润勉强拉升到了2.14亿的水平。

谁逼得奇瑞卖身?

与此同时,奇瑞汽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却是-31亿。

谁逼得奇瑞卖身?

财报还显示,在奇瑞体系下,奇瑞控股及其子公司形成对奇瑞汽车159.23亿元欠款。其中,奇瑞控股欠款112亿。而在2016年,奇瑞控股对奇瑞汽车的欠款是121亿。而奇瑞控股从奇瑞汽车抽调的资金大头,是向曾经的观致输血。

截至2017年3月,观致由奇瑞及以色列股东累计出资104.25亿元,而奇瑞占了一半,超过50亿。而随着观致卖身宝能,奇瑞从宝能收到了16.25亿。仅是观致一例,就净亏超30亿。

谁逼得奇瑞卖身?

▲观致

同样,凯翼汽车在投入20亿资金的情况下,2017年年销量也只有4.3万辆。

奇瑞两大拓展版图的品牌双双失利,占用乃至消耗了大量资金。而通过奇瑞控股为它们输血的奇瑞汽车却承担了巨大的债务压力,资产负债率长期保持在75%高位。

谁逼得奇瑞卖身?

奇瑞汽车2017年资产负债表

合资品牌奇瑞捷豹路虎,虽然在去年售出了超过8.4万台车,销量相较2016年大涨,但这却是通过降价换来的,对奇瑞控股整体的利润贡献并没有那么好看。

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不足,开拓新品牌的数十亿巨资打了水漂,奇瑞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

今年3月,华泰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奇瑞汽车第三大股东,一度引人怀疑为宝能系入主奇瑞代持,事后证明,是华泰证券背后的工行对奇瑞进行了债转股,以缓解其资金压力。然而华泰证券注入的9.87亿资金对奇瑞依然庞大的债务仍是杯水车薪。

在资金困局下,奇瑞仍然不断尝试在企业转型上自救。今年4月,奇瑞提出雄狮战略,要在车联网与自动驾驶领域上进一步发力。

然而,对新技术的持续加注意味着更多的资金需求,如今奇瑞卖掉了观致、凯翼过后,最终只剩下自己可卖。

二、谁在买奇瑞:宝能、复星竞购 芜湖政府希望保留否决权

从财务经营数据上来看,奇瑞可以说是一个烫手山芋,非胆色过人者情愿接手。

但国内并不缺财大气粗者存在。

目前,奇瑞的主要收购者为宝能与复兴两大集团。其中宝能因举牌万科的宝万之战而被人熟知,产业布局横跨房地产、金融保险、物流、商超;复兴则覆盖医药、金融保险、房地产、钢铁、传媒、战略投资几大板块,总资产超过800亿美元。

同时看上奇瑞的两家大集团,在过去一段时间有些相似的背景。

2016年,宝能因频繁动用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惊动证监会、保监会,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被罚十年内不得进入保险业。随后,姚振华喊出“脱虚入实”的口号,进军造车。在广州、昆明、杭州等多地,宝能已经布局新能源汽车工厂。而在去年12月,宝能已经先行出资65亿获得观致51%股权。

谁逼得奇瑞卖身?
▲宝能集团掌门人 姚振华

而复星则因为大量参与海外并购,在2017年国家保卫外资储备的背景下同万达、海航被银监会一道点名。随后复星大规模出售海外资产,对资金进行回笼,连同国内部分出售资产,总额达到300亿。此时的复星也需要为其回国的资金找一个去处。

谁逼得奇瑞卖身?

▲复星集团董事长 郭广昌

如火如荼的新造车运动说明汽车行业是一个绝佳的方向,而陷入了困境的奇瑞又给了这些大资本方直接杀入汽车行业的机会。

根据财新的报道,宝能入场后将报价提升至250亿元,超过此次职工代表大会披露拟出让价整整50亿元,加之已经拿出65亿收购观致,宝能在这场“奇瑞争夺战”中获胜的呼声颇高。

但芜湖政府的态度是另一个变数,奇瑞汽车控股股东为持股24.4%的芜湖建投,其背后是芜湖市国资委。

由于宝万之战以及举牌格力等行为,宝能留下了强势、侵略性强的“野蛮人”形象,此外宝能在收购之后也有大规模重组公司管理层的习惯。加之宝能在全国各地布局新能源车,其复杂的大盘引发了芜湖政府的忧虑。财新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芜湖政府并不倾向选择宝能。

相较之下,复星虽然报价更少,但作为并不如宝能那般强势,市场的预期是,由其入股奇瑞的动荡会更小。

拿更多钱还是在“卖身”维持更加稳定的局面,是奇瑞汽车面对宝能与复星两位主要竞购者需要作出的抉择。

而芜湖政府正在争取董事会中的一票否决权,以防止奇瑞汽车被收购后作出搬离芜湖的决定,或者通过其他形式将奇瑞在芜湖的生产与就业转移。

而由于奇瑞的国有控股背景,此次交易本身也需要国资委审批。

三、奇瑞卖身背后 自主品牌合并重组时代来了

“奇瑞卖身”这一话题,近两年被反复提起,在重重资金压力下,正在快速变为现实。

而奇瑞卖身,只是汽车产业新趋势下,自主品牌大变革的一个缩影。由外,合资品牌车型价格的不断下探,加之近段时间汽车进口关税下降、合资股比逐年开放,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并将持续受到挤压;而伴随着汽车四化的潮流,一大波新造车企业兴起,要在电动车、车联网、全新销售服务体系上与既有的自主品牌一较高低。

奇瑞等自主品牌面临的是国内国外的双重压力。

只不过,面对同样的压力,不同的自主品牌祭出了不同的战略,也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一部分自主品牌准备放弃燃油车,直奔新能源,比如北汽长安。前者将北汽新能源分拆上市,估值288亿;而后者则推出了香格里拉计划,到2025年要退出21款纯电动车与12款插电车。

少数自主品牌通过并购加适时的技术布局,已经成为自主品牌中的领军者,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后自有品牌和高端品牌领克双双丰收。上汽也通过买来名爵荣威外加打出“互联网汽车”这一手牌而增长迅猛。

另一部分自主品牌也希望通过入主新造车来重获新生——比如一汽投资拜腾、为贵州新特造车。

当然,在企业发展实在难以为继的时候,也需要通过卖身、合并来解决问题——奇瑞此前已经卖掉了观致、凯翼汽车。

事实上,在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政府就提出了四大四小的概念,上汽、一汽、东风、长安作为四大集团,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北汽广汽奇瑞汽车中国重汽作为四小集团实施区域兼并重组。

中国政府一直在试图推动国产汽车企业组成合力,以应对国际竞争。去年12月,一汽/东风/长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谁逼得奇瑞卖身?

▲一汽东风长安战略合作

不少业内人士将此解读为三者未来进行合并的前兆。如今,则是处境艰难的奇瑞先进行了重组。

奇瑞最终花落谁家值得关注,而更重要的是,“奇瑞卖身”开了国有控股车企混改先河。车东西认为,受此影响,外加新造车领域《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意见稿)》的出台,国内车企的新一轮兼并重组洗牌将会加快。中国汽车产业形成、或组建超级巨头的进程正在加快。

谁逼得奇瑞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