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车公司成立16个月即交付!80后操盘手揭秘新特速度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 晓寒

116日,蔚来汽车发布赴美上市后首份财报,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数据就是蔚来汽车第三季度的交付数——3268台车。

事实上,自特斯拉以来,新造车公司的交付问题始终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车东西同时也注意到,另外一家新造车公司新特汽车却似乎并没有遇到交付难题,该公司成立半年就推出了首款量产车、成立1年多就开始了交付进程,并高调宣布今年内要交付4000台车,明年交付40000台。

与成立十几年的老将特斯拉,以及蔚来相比,这种造车速度简直不合常理

日前,车东西日前与新特汽车CEO先越进行深度对话,从研发团队、供应链、生产制造等多个角度,弄清楚了新特速度背后的真正原因。

新造车公司成立16个月即交付!80后操盘手揭秘新特速度

▲先越

一、新特速度:8个月出车,16个月交付

新特汽车由中国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州省贵安新区设立于20179月,贵安新区旗下总资产超过2500亿元的贵安开投集团为其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属于贵州省的新造车国家队。

成立没多久,新特汽车就在201711月和今年1月先后与摩拜一汽达成合作,分别与之进行共享汽车运营、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方面的合作,吸引了一波关注。

新造车公司成立16个月即交付!80后操盘手揭秘新特速度

就在外界以为新特汽车还在搞合作玩跨界营销的时候,新特突然于今年419日在北京发布了旗下首款量产车——DEV1,又在830日的成都车展期间正式上市。

而这两个关键节点距其成立分别只有8个月和12个月。

今年1031日,新特又在长春举行下线仪式,正式将DEV1运往各地交付消费者,这距离新特汽车成立只有16个月。先越透露的数据显示,截止116日,新特已经将700多台DEV1交付给了各地消费者。

新造车公司成立16个月即交付!80后操盘手揭秘新特速度

▲DEV1下线仪式

这一举,也让后来者新特成了继蔚来、威马后,第三家实现交付的新造车企业,超越了不少比新特成立时间还早的新造车公司。

新造车公司成立16个月即交付!80后操盘手揭秘新特速度

▲DEV1交付仪式

DE1是一款A0级纯电动小车,补贴后售价6.19—7.79万元。该车搭载最大功率55kW的电机和35kWh的三元锂电池组,最大等速续航350公里,快充30分钟即可续航200公里。

超快的造车速度外,DEV1也凭借不错的产品力、颇似熊猫的可爱外观和亲民的价格,迅速斩获了4.4万个订单,并且已经为其带来了超过3.3亿元的回款(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先越告诉车东西,这4.4万订单中大部分属于经销商订车,而经销商买的车最终也是卖给消费者,所以说大部分是C端订单,而少部分则是成都城投和摩拜这类B端客户。

交付的时候,新特今年4000台的交付量优先供给C端,像是成都城投的2200台车则会到2019年再予以交付。

二、提前一年搞研发,实际耗时24个月

在了解到新特的交付速度后,车东西日前跟新特汽车的80后操盘手,CEO先越进行了深入交流,从研发历程、团队规模、供应链、销售网点等多个维度了解到了新特速度背后的原因,总结起来即在研发、供应链、制造方面多做提前量,用着三大招数实现极速造车。

先越告诉车东西,新特成立于20179月,但是车辆的开发工作其实从2016年初就开始了。

在新特成立之前,贵州政府已经决心要入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于是就由贵安新区开发投资公司出资在杭州组建了一支开发团队,于2016年初开始研发,并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到了近300多人的规模。

新造车公司成立16个月即交付!80后操盘手揭秘新特速度

▲一汽工厂的DEV1生产线

2017年,DEV1的研发数据已经冻结,就正式投资设立了新特汽车,由此前已经在新能源领域进行了探索,组建了充电网络运营公司电庄科技的先越出任CEO带团队前进。

不过一个略显矛盾的地方在于,一些新造车公司的研发团队动辄数百上千人,新特早期这300人真的够用吗?

对此,先越指出,一些大型车企的研究院确实规模比较大,但是同时要从事多个车型或项目的开发工作,分到单个车型上的人数并不会太多。

与此同时,由于新特首款车型定位A0级小车,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度都要比蔚来ES8这类产品低上一些,因此此前300多人的团队规模已经足够HoldDEV1的开发进程。目前,新特的研发团队还在持续扩张,汽车+自动驾驶+车联网团队总计已经有500多人。

当然,那时候研发人员每天基本都是十一二点下班,并且还没啥周末。提起之前赶工的过程,先越记忆犹新地说道。

他表示,加上提前研发这一年多时间,新特DEV1总体研发时间其实是24个月,与其他新造车的速度差不多,并没有违反造车规律。

三、用产品说话,从根源解决供应链建设问题

研发汽车除了要研发人员自己在办公室闷头做之外,寻找供应商并让其参与研发进程是关键一环,对于此前连公司都没注册的新特早期研发团队来说,如何说服供应商?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先越回答道,在挨个上门去攻破、支付预研费用等常规动作之外,我们也组织了经销商和供应商的见面会,对于拿下供应商也至关重要。

在先越看来,供应商不愿意跟新公司合作最大的顾虑就是怕造出来的汽车卖不出去,从而让自己的研发与生产投入打了水漂。

为了打消经销商的顾虑,新特拉来了经销商给自己背书。

先越告诉车东西,在组建早期研发团队的时候,拥有丰富汽车销售经验和经销商资源、现任新特汽车销售总经理的陈健就已经到位,并着手开启了销售渠道的建设工作。

新造车公司成立16个月即交付!80后操盘手揭秘新特速度

▲新特汽车经销商展厅

经销商天天与消费者接触,知道客户想要什么。先越说道,想让经销商愿意卖你的车,那就得让你的车符合经销商的口味。

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新特汽车在研发初期就邀请了一二十家经销商前来参观了DEV1的油泥模型,随后又经常组织沟通会,听取反馈意见,其中就包括国内此前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庞大汽车新能源业务的总经理。

由于经销商深度参与到了研发过程,因此待车辆研发完成后,他们自然就愿意成为这款车的经销商,

而当这帮愿意卖车的经销商坐在了供应商面前时,经销商自然就会向供应商送上一颗定心丸——告诉他们这款车能卖,这款车他们愿意卖,因而也就打消了供应商对新车销量的顾虑。

先越向车东西透露,新特汽车目前已经在16个省份的70多个城市设置了近80家销售门店,其中已开业的40多家,年底会达到80家的规模。此外,新特还通过合作的方式在全国设置了42个维保网点,并根据车辆保有量持续开发,为大规模交付提前准备好了销售与服务渠道。

四、找一汽代工解决制造问题,自建工厂同步推进

解决了研发问题,搭建了供应商和渠道体系,新特距离DEV1的交付,就只剩下制造这最后也是最考验新造车公司的一个步骤——制造了。

早在研发DEV1的初期,新特团队和贵州政府就确定了头几款产品通过代工来完成制造的发展策略。而需要注意的是,国内优质的制造资源其实都在合资车厂手里,而合资车的销量不错,车厂又不愿意代工。

所以,新造车企业能选择的代工厂都不是一线车企。

这时候,新特作为贵州新造车国家队的身份就起到了作用。在贵州政府的帮助下,新特在201711月就与一汽签署了制造与供应链合作协议,找到了一汽轿车的生产资源,而一汽轿车同时又在生产一汽马自达的车型,DEV1用上了合资车的生产线和制造工人。

新造车公司成立16个月即交付!80后操盘手揭秘新特速度

▲DEV1在一汽工厂与其他车型并线生产

先越告诉车东西,达成合作后一汽轿车为新特汽车预留了9万辆/年的产能,今年8月将DEV1的生产线设置完毕后就直接开始了生产。

前几个月已经生产了好几百辆车,但是质量还没有稳定,我们就将车留下来进行测试使用,待生产质量稳定后才开始交付消费者并开始产能爬坡。先越说道。

据先越介绍,1031日的时候DEV1的产能为100/天,一周后的116日就爬坡到了130-140/天,当工人们对DEV1的生产、装配流程更加熟悉后,产能还会持续爬升,并在年底达到150/天。

而如果DEV1后续的订单量持续爆表,一汽就会通过三班倒的模式进一步提升产能,达到9万台/年,即247/天的极限产能目标。

此外,就在新特汽车去年成立之初,贵州政府也出资开始为其建造生产基地,先越称目前总装车间已经完工正在进驻设备,整个基地预计到2020年底就能投入生产。

先越向车东西透露,其第二款车型DEV1 Pro的研发数据即将冻结,预计明年夏季发布,并继续在一汽轿车工厂投产

结语:提前量是新特速度的核心

与先越交流之后,车东西对新特创造如此夸张造车速度的原因有了了解,此前产生的新特汽车要么减少开发流程、要么购买现成的车型平台等想法也随着消除。

新特速度的真正原因就是打提前量,造公司成立前就开始研发、在车还没出来时就开始构建销售服务渠道、研发之初就开始寻找代工厂并自建工厂等等。

先越此前也一直强调,一旦传统车企回过神儿来开始造电动车,新造车企业的造车窗口就会关闭,因此新特一直都在小步快跑,争取在造车窗口关闭前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车市,卖10万辆车算是新公司入门的一个标志。现在新特已经拿下一半,剩下的那一半,先越表现的也非常有信心。

前几天去潍坊做线下巡展,在广场上摆着的几台车迅速就遭到过往人群围观,现场就拿到150多个订单,这个情况连我自己都觉得惊讶。先越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