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短途代步工具创业者的复盘|创课第18期实录

全文8994字,需要花费12分钟阅读

说在前面

9月29日日晚上8-10点,乐行天下创始人/CEO周伟就城市短途出行的机会,在智东西·创课完成满满二个小时的分享。分享主要分为二个部分,一是周总主讲,二是Q&A环节。作为一个投身城市短途出行领域四年的创业者——从短途出行代步工具切入,二个小时的分享和互动,可以看作是一次复盘:既有对出行领域趋势及机会的判断,也有对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的产品定位及问题的剖析,还有对刚刚进入的电动车市场,从产品设计、到用户定位的思考。

智东西·创课是最有价值的智能行业实名社群,近期将持续邀请出行领域知名创业者进行分享。出行领域的创业者和从业者可以添加创课第一联络员“智小智(微信zhidxone)”,加入到创课。

嘉宾简介:

周伟:乐行天下创始人/CEO。周伟于2012年创立乐行天下;2013年研发推出中国第一款智能平衡车。2014年乐行完成B轮融资1亿元。2015年周伟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

分享环节实录:

主持人haben:

周总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城市短途出行的机会以及切入电动车市场的思考。欢迎今晚的主讲嘉宾@周伟|Vic 周总。请@周伟|Vic 周总和大家打个招呼。

嘉宾:乐行天下创始人/CEO 周伟

大家好,我是周伟。今天跟大家讲的是我们的思考和探索,有不对的请大家指正,多谢。

非常荣幸接到智东西的邀请,来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主要分享的内容是我们在短途出行上的一些探索!在此之前先给他介绍一下乐行——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是一家一直致力于短途出行产品的公司。而且我们一直在想要专注找一款非常适合在五公里,甚至十公里内,比较合适的短途出行的产品。这个是我们在前三年多的时间一直在做的探索。

一、城市交通5年内将更差,最后五公里有大机会

那为什么我们会想要去做短途出行这个领域呢,我觉得其实大家应该都深有感触。

我觉得城市的拥堵、城市出行公共交通的拥挤、以及停车非常难这些痛苦!这些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自己也去做一个分析,包括我们在想带来城市出行问题,会不会因为一些原因,比如说中国的城镇化,比如说一些分享经济,会不会解决。那么我们有一个看法。这看法是基于中国城市人口聚居程度来分析。目前中国城市的人口聚居程度居全球之首。在美国,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应该有十个或九个。但是在中国人口超过一千万的城市很多很多,已经有十几个了。

那么这种人口的聚集、聚居,向城市区聚集,会不会有所改善呢?会不会因为这种城镇化,大家就到三四线城市,或者说县里面,或者到城镇里面去呢。我们认为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教育、就业和医疗机会的不公平。这三种不公平只会导致所有的人都会往城市里面去聚集。我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堂弟,在农村,最近一直在讨论说要去我们那个市里去买一套房。所有的原因就是他不想让女儿出生之后在一个比较不好的农村小学上学。

这种不公平会导致中国城市人口的聚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我们看不到任何的迹象,说在五年以内,这种城市的聚集程度有变缓的趋势。当然现在城市里面的房价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这可能会是一个阻碍。但是我们认为可能五年之内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带来一个结论就是未来五年城市的交通将会越来越差,不会变的更好!

这个问题尤其是在中国。2015年年初,柴静有一个片子叫《穹顶之下》,里面有一组数据,说百分之四十四的开车的情况是五公里内,百分之十二在两公里以内开车,百分之七在一公里内开车。这种数据,我当时看见的时候也觉得很难以理解,说怎么会有一公里了还要开车的人呢。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举例说,我们这个园区!我们现在公司的乐行天下所在这个园区吃饭的时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旁边是大学城。但是当我们要去大学城吃饭的时候,中午来回可能得十五分钟以上的时间。

这时候很多人的选择就是算了吧!反正开车也方便,那我们就开车去吧!因为来回毕竟还得有两三公里的距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公里左右我们都在开车。那么百分之四十四,在五公里的开车,我们如果说能够把五公里内开车这种情况,减少并解决掉,就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突破!

当然呢,可能会有人说你把解决短途出行的问题是跟汽车在对比,是不是有点儿牵强,你怎么可能去取代汽车呢!的确我觉得不是去取代汽车,我们今天做的这个产品也很难去取代汽车。其实我们主要解决的,其实是今天中国城市的年轻人——他们的问题。今天中国的城市的年轻人的交通状况是非常非常的糟糕的。比如说在深圳南山科技园,有一条路叫科苑路,每一天下午从五点半,一直到七点半这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面。这个条路上只有两个公交站,所有的人基本上都快要站到路中间去。他们都是想要挤上一辆公交车,尽早一点回到家里面。这种交通情况是非常的恶劣。

我前一段时间跟一个朋友在聊北京的交通的时候,他们说在北京上下班挤地铁是一件没有尊严的事情。所以我们其实是想为年轻人去考虑一下他们的出行问题。当然今天因为房价,我们可能住的越来越远。也有个调研的数据说,我们住的地方离办公的地方,接近60%的情况是在八公里以内,这个距离还挺远。那么能不能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所以我们做了一些探索。

一个城市短途代步工具创业者的复盘|创课第18期实录

二、平衡车问题:娱乐属性强,不是严肃的代步工具

很多人可能知道,深圳乐行这家公司是做平衡车的。对,我们最早时候是做平衡车的。因为我们一直认为,城市出行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尤其个人出行,需要足够的轻,足够的小,足够的便携。因为今天中国城市因为这么挤,因为房子这么贵,因为土地这么贵了。所以说我们的空间都变得非常非常狭小。前段时间在深圳这个城市出现了一个六平米的房子。对吧?那说明问题就说空间越来越狭小,那对我们出行的工具也是一样的我们希望她越来越小,越来越轻,甚至能够便携。

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想要去找一个足够轻足够小足够便携的产品。在做这种探索的时候,最早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平衡车。当时第一个感觉,就是骑起来感觉和体验特别好,打破了以往所有的交通工具的体验,因为它消除了惯性。你在骑它的时候,跟其他的方式都不一样。其他所有交通工具,加了油门,你才感觉到惯性。而这个车,你先做姿态的变化,然后才会加油,去加速。第二个呢,就是我们当时认为她也可以足够的轻,足够的小,所以我们就去做了平衡车。

再后来呢,我们做了一段时间平衡车之后,逐步地意识到一个问题,平衡车不是一个严肃的出行产品,娱乐属性要更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平衡车有他内在的固有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在我们内部把平衡车的系统,叫做恒不稳定系统!一般的汽车在行使的过程中,必须要是非常高速状态下或者说突然遇到一些非常特殊的情况,才会翻车。但是对于平衡车,非常多的问题都会让它不稳定,对你的系统的考验会非常的强。

并不是说我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也从系统设计上,去考虑了非常多的安全性问题。到今天为止,为什么在欧洲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上,我们的产品——尤其是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受到了这么多的欢迎,而且销量急剧增加,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品质,源于我们在品质上的坚持。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它存在一个系统的问题,导致这个产品更像滑板或者轮滑,是一个娱乐代步的产品。它具有代步属性,但绝对不属于一个代步工具,不是一个严肃的代步工具。

三、电动滑板车问题:舒适、安全、便捷难以平衡 

后来呢,我们就把目标转向了滑板车。对于滑板车,曾经一度我们内部认为电动滑板车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行工具。理由呢,就是因为可折叠,理论上体积可以做的非常小,足够的便携。我们认为它可能是在兼顾安全性的基础上,能够做到极致便携的一款产品。但是我们后来发现一个问题,你要真正做到足够的便携,轮子就会做到非常的小,由于整体在使用车的过程是站立的,重心会变得非常高,当你的轮子比较小的情况下,你的重心又比较高的情况下,哪怕只有一个2cm~3cm高的一个槛,如果你没看见,就极有可能会摔跤。

当然,滑板车也非常的酷,年轻人非常喜欢,也足够的便携。我们也并不是否定滑板车不好。但是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一直在想,我们要真的做一款严肃的出行产品,还有两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点,一定要兼顾,就是舒适和安全。那我们在做滑板车的时候,一定享受我要去过做一款能兼顾舒适的。我们的L6或者叫 lively这款产品,减震系统和悬挂系统做的非常的好,而且整个车前后的悬挂非常好,骑行的时候非常舒适。就算遇到一些槛,你不觉得滋滋的把脑仁都快震出来了,对吧?但是后来就牺牲了它的便携性。我门一直在思考舒适和安全这二个特性如何去兼顾。后来重新再去做一款产品的时候,我们想到要做既要轻又要小,但是骑起来还很舒适又安全的一款产品。

四、微电动车有机会,但该如何设计产品

后来我们把目标一转再转,转到了微电动车这个领域。我们认为这是接下来要发力的领域。原因就是可以兼顾这些方面。但是你说它的便携性是不是差了?是的,但是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好很多,这点我们是有所取舍的。

因此,我们就设计了现在这款车,型号叫P1。我们花了非常多的心思。我们在考虑这个产品的时候呢,也兼顾了很重要的几个方面,包括价格、重量和便携性。当然讲到便携性,它的确比滑板车要稍微差一点点。但事实上我们也一直在思考,用户对于折叠或者便携的需求,到底有多强?包括我们自己在设计P1时,说设计成可以折叠,甚至可以前后对叠。但后来我们放弃了。我们在调研滑板车的时候,发现虽然它也是可以折叠的,但几乎没有人这么做。

如果有用这个产品的时候,大家可以去想一下。我们平时使用,不会折叠它!我们上台阶的时候,好像也不会折叠它;我们进电梯的时候,也不会折叠它;我们进了办公室之后,放在那也没有折叠它。那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折叠呢?好像只有一个场景,就是跟其他交通工具一定要去搭乘的时候,比如要放进汽车后备箱,必须要折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考虑一个问题,既然不需要去折叠啊,那就把它做到足够的小,可以放到后备箱。可以跟其他工具搭乘又不占空间的情况下,做到最简单的折叠。所以我们就只做了一个把手,往下折叠一次,足够小,可以放在任何一个可以放的空间里面。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发的几张照片,包括进电梯,还是非常小的。基本上在任何一个电梯,你都可以把它靠一个侧面。我经常在说,这个车其实是一个没有厚度的车,从正前面或者正后面去看,几乎没有厚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不会不会占用其他人的空间。你可以随身带进地铁,随身拎着上下楼梯,也不会太重,毕竟最后量产产品的重量也就是十一点多公斤。毕竟是这么大的一个车,十一点多公斤已经非常非常轻。那么只要满足这几个场景,一步折叠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做到足够的小,足够的轻,在任何一个场景下使用都不会存在问题。

五、与小牛电动如何差异:定位一二线城市年轻人

我们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其实也在想它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它的用户群体到底是谁?今天我们想如果再做这个车,一定不会去做一个非常大的一款车,比如像小牛——我们认为小牛当然也是一款非常非常优秀的产品,但是我们后来想肯定不是像它这样的产品。我们这个产品针对群体就是一线城市里面的年轻人,城市白领——刚刚毕业,五到八年以内,还买不起车,没买得起房,是这一部分年轻人。因为我们这样一款小车,一旦到了农村、城镇和县城里面,是非常不合适的。因为那地方空间足够。在这种环境之下,他不需要很小的。所以我们的用户一定是城市里的年轻人!

城市里面的年轻人还有另外一些特点,尤其是90后,特点非常鲜明。今天他要真去选一款电动车,一定不会是跟他的爸爸妈妈甚至老一辈选电动车一样的标准。他一定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想要去做一款非常非常好的,有设计感的产品,同时还得去兼顾成本。所以我们在整个的工艺上,全部用的是非常简洁的弯管工艺,要把设计感做到充分,把它变得足够的小,足够的轻巧。

我们还有一个观点。今天一直在说消费升级,我们其实不是在谈原有的消费群体更有钱了,消费力更强了,而是指消费群体从原来的60后70后变成80后和90后。80后和90后跟他们的区别,不在于消费力而在于消费观念。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非常注重这个产品的定位和用户群体。所以我们在做整个产品宣传片的时候,不再去跟别人讲这个产品有多轻多小,续航里程多少,而我们是在讲一种文化,告诉这些年轻人,你们在城市里面受到的憋屈。

我们觉得呢,今天中国城市的年轻人,生活状态是非常差的。他们在交通上,尤其是上下班的交通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的大的。他们生活的压力有很大部分来源于此。我们希望他们过得更加轻松一些,然后不需要每天早上因为差了几分钟,因为还有几分钟时间马上就到了,然后就开始狂奔,人还没到,手就已经伸到了那个打卡机旁边。

我们希望能够去改变他,我们希望他的生活更加的从容!我们希望他们能够去多看一看这个世界,而不是每天从一个盒子里面进到另外一个盒子。从办公室出来,就进了公交车和地铁;出了公交车和地铁,然后就回到了家里。对吧?睡完觉然后继续重复前一天的生活。这是一种多么无聊的生活!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款小小的产品,能够让他们释放自己,多看看这个世界,多看看所有沿途的风景。

说的有点多了啊!回归正题,就谈到了这款车本身。我们希望它好看,好玩,有感觉。未来我们也会增加越来越多的新奇的配件,新奇的改装到这款车上,希望越多越多的年轻人会喜欢它。我们也不会再更多的去谈它的参数、性能和价格。

我们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喜欢这个能够让人释放自己的产品。有一个视频,我觉得也可以给大家分享下,是我们拍的四段小视频中的一个,其实是为了打动这些年轻人。我其实非常喜欢这款产品。因为你骑着它,会非常的放松。有时候有人会说,哎呀,你这么高个的人,骑这么小的车,觉得还挺不协调,但是我觉得会非常的放松。为什么呢?我自己家到公司也就六公里的距离。但开车也挺痛苦的一件事,每天停车,找停车场,找停车位……。但是我来回骑了几次之后,就非常的喜欢它。各位马上上京东众筹也去买一台来试一试,你会觉得特别的自在。

海外市场二个难关:品牌+品质

对于这个产品,我们没有在国内做发布,整个产品的发布是在德国做的。我们选择在德国做发布会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呢,我们的海外市场要比中国市场好很多。我们海外的客户可能还不太了解我们,所以我们也希望借着产品发布做一次公司发布,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是谁?

第二个呢,今天我们在做国际市场,深深有一种感受。虽然大家可能都会觉得中国的制造业、中国的创新做的非常的好。但事实上,中国的整个制造业还处于价值链的末端。那些老外们可能从你这儿订货,他给自己留好利润两百美金,连你想去挣一百人民币,他可能都不愿意。这就是一个现实!今天这些人可能什么都没有,既不做研发也不做生产。他们就只有一个品牌,就有这么高的溢价,因为他在本地形成了品牌,形成了认知。之所以去那边做发布,就是我们也希望能做自己的品牌。

如果没有品牌,仅仅是给别人做代工,那么赚取的利润都是一些微薄的生产性利润。我们这次选择在德国做发布,整个过程非常的好。在这儿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个感受——没有写在 PPT里的。今年年初我在参加一个展会的时候,有两个老外经过展台,停留了片刻,然后看了我们一眼,突然说了一句”Chinese bomb”——中国炸弹。我当时觉得特别的气愤。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中国的平衡车行业现在其实也遇到非常大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品质问题,知识产权也有问题。去年出了很多的产品,出去之后呢,都陆陆续续出现安全问题。到现在为止,起火很多次!据说已经有500次了,烧了很多房子。在这种前提之下,国外对于中国的品质、品牌认同是非常非常差的。我内心中还是有点愤青的,有时会觉得咱们自己做的这些事情,也难怪人家看不起咱们。

咱们做的这些品质,就不能做的好一点吗?今天咱这个群里,可能很多都是做创新的,或者是创业者,或者是有追求的,有原则的中国新兴的企业家。但是事实上中国还是更多是没有什么原则,没有什么追求,仅仅看利润,可能赚一把就走的那些人——他们可能在消耗中国品牌在整个世界的信誉。所以我一直有一个号召,希望大家对品质有些追求。其实我刚才看到一个提问,说怎么样去做好海外市场?

我觉得就是坚持:坚持自己对品质的追求,坚持自己对品牌的追求,不放弃,然后慢慢的去做好,总有一天会爆发。其实今年,是对乐行过去两三年追求品质的回馈。整个去年我个人价值观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那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市场上越没有追求的人,越偷工减料的人赚钱越多。但是我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那对于我们这些有追求的人该怎么生活下去?

但是从去年整个品质问题开始爆发之后,我们的国际业务真的一路噌噌地往上涨。这就使得今天我们有信心去跟客户说:这是我们三年的坚持所获得的成果。

一个城市短途代步工具创业者的复盘|创课第18期实录

出行重要趋势:短途工具+共享交通

最后,再讲一讲我对短途出行这类产品的一些看法,可能不一定与乐行现在的产品有太多关系,但是也与大家分享下,假如有说的不对之处也请指正共同探讨。

我认为短途出行产品,近期会有个非常大的一个机会。前段时间我们跟京东去做众筹对接的时候,京东也问: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短途出行这个品类近期的增长速度这么快,已经成为京东整个平台增长最快的一个品类了。

我非常能理解。因为每一天大家都在讨论,比如朋友圈里面刷堵车了,或者空气不好等等抱怨,那说明交通方面的这个痛点非常痛!只有非常痛的时候,这些问题就一定会被逐步解决,可能会通过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或新的商业模式。所以短期我觉得短途出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未来出行本身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

第一,我认为是短途出行。它是一种更为高效,更为简单的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一种方法。今天我们无论谈其他任何一种方式,公共交通也好,其他什么方式也好,成本要远高于个人出行。个人出行毫无疑问是今天解决城市出行里面,成本最低时间最快的一种方式。同时是一种更高效的方式。今天我们看汽车的时候,发现经常一个人开车空三个座位了。那就是说我们用一个两吨多的大东西去运载了一个不到一百公斤的一个人,这种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个人交通工具的出现,从这种角度上,是一种必然,从需求的角度上看也是一种必然。

我认为呢,像电动车、摩托车这种产品,是非常好的交通工具,效率要高,尤其是年轻人在买不起汽车的前提下,是非常好的选择,然而由于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城市建设,几乎所有的交通建设都是围绕汽车,当然还有其他利益问题,导致好像都希望大家去买车,不希望其他出行工具出现。

而短途出行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趋势。在欧洲我们也去做了一圈调研,我们发现个人出行的产品,包括电动车、自行车、助力自行车、滑板车,都在逐渐成为个人交通非常重要的潮流。在中国市场也是一样的,从去年到今年成为平台上增速最快的品类,也因为此。

第二,我认为是共享交通。共享经济也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节省能源。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趋势。(PS:更详细的讨论见对提问7的回答)

第三,我认为是公共交通。但是是成本最高,时间最长的一种方式,因为公共交通的增长速度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对于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但我仍然认为它是非常重要的方向。尽管在无人驾驶等更高级交通方式的出现后,它仍是非常重要的。

乐行未来要做什么呢?我们还是会坚持在个人出行上面做产品,在产品方向上努力去打磨。我个人内心中一直认为,个人出行中最为惊艳,或者最好的那款产品还没有被开发出来。我们乐行内部的开发团队中本来就有好几个组,其中有个组叫预言组,或者叫未来产品开发组。这个组不对当前的产品负责,只需要去找最好的产品形态,今年已经陆陆续续已经尝试了好几个新开发的产品,已经拿出来测试的就有两个,但后来都失败了。

我觉得肯定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形态还没开发出来,我们也正努力往这个方向尝试和探索,也期待未来有新的想法和产品开发方向时,再来和大家做沟通。如果交流过程中不好不对的地方请指正,也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交流。再次感谢。 

Q&A环节

haben:谢谢周伟|Vic 周总的分享。今天全程语音,信息量很大,大家慢慢消化,先休息五分钟。

haben:进入提问环节。我们筛选了一些收集到的提问。我将逐一向周总提问。

提问1

顾辉欣 北京云迹科技

最近大家关心锂电的安全问题。电动车主流的的电池也是锂电,而且电芯的能量更大,BMS更复杂,请问乐行做了哪些产品优化和技术开发来保证安全性能?

周伟:首先,锂电池的电芯是最核心的,我们只选用三星以及索尼的电芯。其次,电池管理系统,在这一块是我们非常重视的,我们不仅要做到两级保护,还要做到对每一个电芯的实时状态进行检测。最后,锂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对充电器的要求也非常高。

提问2

张朝红 乐行粉丝

周伟:P1是自行车式的,它的减震效果会怎样呢?骑自行车由于速度慢,震荡效果可以忽略。P1速度快起来,经过路况较差路面时体验是否会差?

周伟:P1为了保证他的便携性,确实在减震上做一定的妥协。但我们尽量采用了重启轮胎,以及在坐垫上做了减震,最大可能的保证了骑行的舒适性。另外,我们的定位也是在城市应用,所以可能在一些城镇等路面情况较差的地方,体验会比其他大轮车稍差。

提问3

何伟 微孚智能 CEO

硬件产品,对初创公司来说,应该怎样快速找到海外市场,建立海外销售渠道?

周伟:这个问题说实话我们也没有找到捷径,参加展会,线上交平台获取客户都是通用的方法。但我想说的是,国际贸易本身的难度比较大的,不是所有贸易商都有跨境贸易的能力,所以如果想要快速地扩展市场,如何能够快速在本地建设分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公司的做法就是在海外建立团队,把货运到本地,再做分销。但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很难的。另外,刚才我也讲了,在国际贸易里中国企业是受到歧视的,一定要在品质上坚持,最终获取客户信任。这个问题可以谈好长,欢迎线下交流。

提问4

张振宇 光年无限

国内创业者怎么布局专利

周伟:在创业之初就把专利当成一种战略问题去对待。乐行到现在创立三年之多,我们有一百多项专利,而且还在逐步增多,这就是因为我们最开始就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专利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所以很多创业者在早期,也不具备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我们的做法是,尽可能把自己要做的和可能做的,多的去申请。后期再逐步筛选,提升质量。方法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如果说有专利律师的朋友,大家也可以多问。

提问5

高晓荣 悦博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是否看好国内辅助动力自行车市场?

周伟:看好。

提问6

冯羽 上海都赛

什么诱因开始了现在的事业?

周伟:因为我们觉得,今天在中国,出行是一个非常非常严重的痛点,几乎是每一天我们都在讨论,挤地铁、堵车、停车难。而且我们认为城市交通的方案,也不仅仅是汽车。今天我们在欧洲,看到了很多人骑自行车,他们也不觉得骑自行车就比开汽车的低人一等。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而且作为一个85,我也深切的体会到了一个年轻上班族在城市里的痛苦。我们希望能做一些改变,就像我们所希望做到的,让出行更加轻松有趣。

但我们也没有觉得我们已经做到了,就像刚刚跟大家分享的一样,我们所做的,有对的,有错的,我们也还在探索,我们走向一条通往正确的路上。

提问7

投资人:同样面向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近期如摩拜一类的新型项目对乐行甚至整个电动出行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乐行会不会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周伟:我们在很早的时候也研究过做租赁这个模式和市场,关于这个我们可以私下做交流。但是我们认为跟租赁不属于一种非常强的竞争关系,因为一种是商业模式创新,一种是产品创新。

今天这个模式可以租赁自行车,明天也可以租赁电动车。两者的区别在于,电动车更加的易用,骑行时不用出一身汗,使用也更加得轻松。但电动车在租赁上存在一个劣势:充电问题。我们也在尝试突破这个问题。

提问8

目前国内市场不乏这类产品,P1如何布局国内市场?

周伟:当然国内当然不会缺乏这一类产品,但我们会坚持对这个产品的定位。就像刚刚分享说的,我们定位还是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去做一些更好玩,更有意思的事情。

自由交流环节

@黄梅(Maika)想请问乐行在北美市场有计划吗?

周伟:有啊~

转播群收到的一个问题:

怎么看小牛电动这个形态,与乐行微电动车的市场空间区别,以及用户群区别?

周伟:这个在刚刚的分享中也提到过,小牛也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他们的产品可能体积更大,行驶里程更长。而我们的P1主要是面向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我们更加看重的是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携带,更加适合城市使用,包括更其他交通工具的搭配使用。两者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的。

周伟:谢谢大家,有不恰当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最后再打个广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京东众筹了解我们的P1,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