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人工智能创业新锐交锋 新品类落地经验分享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四月

共同把脉智能+驱动,洞悉资本市场新规则。

12月8日,由九宇资本、智东西、犀牛之星、极果、六合咨询共同主办的“2016智能+未来峰会”在北京北京JW万豪酒店揭开大幕。在这场近六百人的行业盛会上,来自投资界、创业圈和产业链各方40余位大佬登台演讲交锋,围绕“新经济、新智能、新三板”主题,探讨产业变革中的投资机会、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新消费模式、汽车的智能化未来等,带来最前沿的实践、思考和判断。

在下午的圆桌论坛环节中,出门问问创始人CTO 雷欣、ROOBO联合创始人 尹方鸣、零度智控联合创始人 史圣卿、京东智能市场部总监 李俊周、Rokid AI实验室负责人 高鹏、GMGC创始人兼CEO 宋炜与智东西联合创始人/总编辑国仁就“新认知 新体验”的主题展开了对话和讨论。他们的产品和模式鲜明各异,涵盖了智能手表、无人机、机器人等产品派初创代表、机器人公司孵化与投资平台型、游戏与文娱聚合型等不同商业模式,共通点是依靠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自领域不断尝试和挑战。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中早期,首个吃螃蟹的人总会面对诸多困扰,新兴技术如何在产品中落地,难点在哪?消费级智能产品如何起量?未来,技术触角还将深入那些应用场景和领域?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新锐们分享了各自的思考和经验。

圆桌论坛:人工智能创业新锐交锋 新品类落地经验分享

1. 出门问问CTO 雷欣——AI技术在输入受限制领域存在机会

我最近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语音可能在传载车载都在应用,下一步什么方面应用,我想可能在输入受限制的某些场景,比如下一个产品在VR或者AR设备上,这个不可能有键盘输入或者其他输入的方式,可能语音交互和手势交互成为一个必须品。

2. ROOBO联合创始人 尹方鸣——人工智能领域能做出2C类产品需要匠心

东西设计很小的时候会面临里面的机械运动控制的那些东西是深度偶合在里头的,每做一次,如果发现任何问题修改一下,完全紧密在一起,想改的话推倒重来,很不幸那个产品结构推倒过三次,当时花了很多钱。

其实有一个小的灯阵,想突出情感的交互,因为不规则的双曲面,里头的电路板都是不规则的,以及这样的灯阵,每一个灯布局不均匀这样才能够显示均匀,不能用硬板,黄色的软板,相对用力会飞出来,所以其实有很多的坑,要讲估计血泪史很多,最终算是咬牙坚持挺过来,产品化其实有很长的道路,每一位做2C产品的团队并且能够面世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匠心。

3. 零度智控联合创始人 史圣卿——智能硬件的诞生更需要产业协作

没有整个芯片行业的繁荣,就没有一个口袋无人机拿出来就能飞的一个情况,但是如果需要落实到一个产品上,需要上下游的支持。所以我们需要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整个国内,从芯片端、制造端、软硬件结合端,都是很强的,这也是让我们能够实现一个产品完成的地方。

4. 京东智能市场部总监 李俊周——新品类想打开市场需要全垒打

智能硬件本身物理的设备,如果想被消费者所接受,除了技术上面达到普通消费者使用的方面,功能是不是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非常关键,比如我们做的音箱,我们音箱2015年发布,今年为止其实WIFI音箱品类里面,京东的平台上我们第二名加上第十名的总和,即使这样,我们认为这个品类离我们所期待的状态还很远,离走进千家万户离的很远,我想这个虽然是一个市场的问题,

但是任何一个新品类想打开市场,更多是技术、产品相结合,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问题,比如这个音箱,我们希望未来越来越多在语音的交互,语音的合成这些技术,多人对话和语义理解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外,更多的内容源接收进来,更多的内容源,比如某个音乐的这样帐户体系,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接入进来,让这个终端真正成为除了APP之外家庭环境最好的享受音乐的终端,这个非常关键。

5. Rokid AI实验室负责人 高鹏——技术中度水平与消费者高预期的矛盾

产品靠大家体验的,其实如果从技术本身的难度来说,最难的就是自然语言理解,它代表真正的人工智能的难度。

目前其他阶段的技术,比如说语音识别,大家已经做了非常好,都是90%几的这种,语音合成也非常好,因为人耳朵比较好的,最难的一点自然语言的理解,不像我们理解听声音或者模拟一个声音的难度,而是分析人很多语义的东西,现在都是浅层的智能,相当于要解决的问题聚合某一个非常具体的几个功能上处理他,但是人表达的语音非常复杂的。

真正的普通用户不会理解,如果一旦宣传说我能够聊天理解你什么样,甚至你说了一个深度学习这样一个词,用户在他的理解里面不是这个意思了,他认为你会非常开放,非常的智能,就像人一样,最难的点就是在语音理解,所以我觉得各大公司和学术界都是投入大量的力量这个方面寻求更好的突破。

6. GMGC创始人兼CEO 宋炜——中国AI初创要基于自己的DNA

我们中国在AI这一块有很多的创业机会,还要基于自己的DNA。

出门问问和科大语音这个里面一定有大量的数据沉淀和研究,可以这个里面应该说第一波能够在AI方面可以帮我们看到一个产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融合的这种产业的落地,其实所有的产业的这种落地都是依附于科技创新,今天探索是科技创新是否能够和产业进行匹配融合的发展,这是为什么有这么多智能+类似的峰会探索连接与未来的一些话题,连接所有的硬件,所有的一切。我觉得未来我们所有的一切好象,有一个人在虚拟的背后知道你,了解你,运算的方式帮助你。我相信我们的未来应该生活的会更安全更精准更智能。

以下为“新认知 新体验”主题论坛的演讲全文:

主持人:刚才前面三位演讲非常精彩,和上午的场不同,上午看到更多对未来的展望,下午看到很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技术,以及产品,然后这一个环节我们非常有价值的讨论是我们请到了几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创业性的代表,而且代表涉及到,我是把六位分成三个流派,有一部分是技术派的,主要以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为主的,出门问问这个产品,还有Rokid AI实验室,产品平台我们可以看到,零度智控,可以看到ROOBO,批量化量产,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派的代表,京东智能的李总,是在主导京东智能,智能化的产品更多的消费者用得到努力,同时特别邀请到GMGC的宋炜总,给我们之前的认识,大家如果是老朋友会知道,现在从事的GMGC游戏和文娱产业的产品,在往消费电子领域的科技创新去靠。第一请问各位,从我们的主题出发,这个环节,这个圆桌的主题叫新认知新体验,所谓新认知新体验,就是大家所从事的事情,所创造的产品,给我们带来一些完全不同的认知,一些新的同时,同时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具体各位所从事的事情,创造的产品,在哪些方面给我们带来新的认知和体验,先简单过一遍。

雷欣:我们是以人工智能和语音交互为核心的这样的企业,我们产品面向2C,和一般人工智能的企业不太一样,我们直接做面向消费者终端消费品,包括已经发布的出门问问智能手表,这个月正在淘宝上众筹,我们的车载第一款产品,车载的智能后视镜,接下来会进入家居的场景,所以我们以人工智能的技术为核心,在外面包装成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最后落地到垂直的这种对语音交互有刚需的这样一个产品空缺。

尹方鸣:我是ROOBO的尹方鸣,人工智能系统的公司,主要人工智能系统领域的解决方案,主持人提到这个领域的新认知新体验,简单表达一下我们的观点,刚才讯飞的王主任提到,大家回想一下PC时代,第一次接触电脑的那一天,大家肯定有一个点盘扔到你面向,你为了技术学会盲打,痛苦的学键盘,当年的这个键盘到底谁发明的,发明者有资格说可能是经过人体工学最有效的方式。移动市场经常讲一岁的小朋友,生下来就会玩手机,代表交互的新体验的改进,走到AI时代,人工智能时代语音是很好的方式,其实是人类最流畅的方式,代表眼睛看着你,可以直接跟你对话,最短路径表达我的含义,所以我觉得其实未来包括图象的带来,可以说主动的感知你的场景,我相信其实走到AI的这个时代,未来这种体验发生的颠覆式的变革会带来很多好的体验和产品。

史圣卿:大家好,我们零度智控是一家无人机公司,核心来看可能最初的发展从两千年以来,一直到现在,包括我们最早的八年时间里面更多会是行业上的积累,实际上包括一些测绘,包括比较专业的航拍领域的应用比较多,过去两年这些技术和消费领域的应用平台进行组合,我们组合成功了之后,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完全不一样的产品,所以我们其实今年也是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品类,一个小型的口袋的无人机,可以说实现的其实两件事情,第一个是将一个比较专业的操控,就是所谓的航拍,大家觉得离普通消费者很远的一件事情变的简便,口袋里掏出来,手机的APP可以实现控制,这个专业的事情简便化。另外一点,我觉得蛮切合主题的就是新体验,真正让大家把一个只能地面上获取的照片,或者视频这样一个角度,能够提升到空间,提升到空中去,一个上帝的视角来获取,从大家没有见过的一些照片或者视频,然后以次保存分享记录自己的生活。

李俊周:我们京东智能是京东在智能产业的一个布局,最终的目标,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对新的智能技术的一些探索,以及依托京东平台的优势给消费者创造新的智能生活的体验,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做了三个方面的方向,第一个就是我们打造了一个互联互通的智能家居的平台,平台叫微联,包括智能云包括超级APP,可以实现回到家里,可以一键操控所有京东上面购买的家电。第二块,我们跟讯飞成立了合资公司,打造智能音箱,各位各个场合都见到过,未来语音技术和智能产品相结合会创造新的交互体验,解决很多无屏设备人机交互的问题,今天通过音箱不仅仅能够享受音乐和有声读物,儿童教育的一些内容,还可以实现京东的购物,可以查询很多的优惠和订单的状态,可以在买过的商品里面进行复购,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语音交互的出口,做成家庭客厅交互的中心,通过交互的渠道获取很多的服务,我们这个服务平台上,包括滴滴打车和衣袋洗,包括快递都可以这个平台服务。第三块聚焦京东核心的业务,电商,对购物的未来做了一些探索,我们去年,我们发布了一个非常小的硬件,一键购买产品,老人经常购买的产品,最简单的方式,今年发布了智能冰箱,我们希望通过机器视觉和图象识别的技术,还有通过后台大数据,能够让冰箱更多的了解你的生活,了解你在饮食所需,未来希望是自动的能帮你解决家庭里面食品供应的一些问题,我们希望京东和行业里面很多的厂商,包括第三方的服务商一起打造智能的生态,通过这种生态改变每个消费者未来的智能生活。

高鹏:Rokid AI生产家庭用的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公司,这是我们比较大的目标,实际上落地,不会说是一个特别超前的,或者说可以帮你做饭,洗衣等等这样一个。是一个静态的,能够提供最基本的一些日常功能的机器人,刚才刘总的视频里面大家已经看到了,最前面的时候,其实就是我们Rokid AI的产品,在家庭环境里面能够给你带来,比如播放音乐,控制智能家居,常见的功能查询都可以做到,其实我本身是做语音技术的,其实语音技术在家庭场景是一个特别适合的场景来发挥他的新体验,新的感觉,其实很多用户外界很多时候,你直接用语音控制可能不是很习惯,但是家庭里面相对一个私密的环境,又是相对比较安静一点,不会像外面那么吵,更加适合用语音来交互,所以我们公司,包括产品,我们也是一个2C的产品,直接生产硬件的,跟出门问问一样的,所以面向最终用户的挑战非常大,包括用户的体验,包括产品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去用心打造,那么我们公司的理念就是以用户的体验为最终的判断标准来努力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各个方面的体验,所有的技术都是隐含在后面的,用户并不会理解你用的多么高深的技术,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就是你的产品本身,从外观到交互到一点点的功能,这个也是我们公司努力的一个目标,谢谢大家。

宋炜:其实我和他们前面五位相比,我们没有产品,我们是平台的角度来探索,我觉得GMGC关注的游戏和数字娱乐产业上下游的关联者,我们判断AI的趋势已经来了,至于AI方面会带来哪些娱乐方面的体验变化,我相信在座可能从事在智能制造智能硬件这个方面的企业应该可以从数据和安全和精准等等这些方面去入手,今天上午看到无人驾驶可能讲的更多通过数据和安全的角度解决的驾驶方面的安全性,可能还有很多机器人解决我们一些效率提升的问题,比如有效的配制,高效的效率的提升这些方面也是我们数字方面,我想值得关注的,人工智能这一块,语音也好,图象也好,文字也好,可能这些都是未来下一个阶段可以产生一堆独角兽的领域,

因为我觉得,尤其在中国这个市场,我觉得我们现在经过十几年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十年左右的浪潮,我相信我们中国移动互联网,以及迎接AI人工智能这个时代的所谓的能力,或者说我们的用户的这种接受度,我相信应该是比美国还快,因为我觉得我们更愿意去消费人工智能的一些产品,比如大家看到今年的VR,便宜到几块钱都出来了,到几千块都有不同段位的用户群都存在中国的市场,我们中国在AI这一块有很多的创业机会,还要基于自己的DNA,出门问问和科大语音这个里面一定有大量的数据沉淀和研究,可以这个里面应该说第一波能够在AI方面可以帮我们看到一个产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融合的这种产业的落地,其实所有的产业的这种落地都是依附于科技创新,今天探索是科技创新是否能够和产业进行匹配融合的发展,这是为什么有这么多智能+类似的峰会探索连接与未来的一些话题,连接所有的硬件,所有的一切,刚刚看到刘总的PPT分享,基本上就是我们的未来,我觉得未来我们所有的一切好象,有一个人在虚拟的背后知道你,了解你,运算的方式帮助你。我相信我们的未来应该生活的会更安全更精准更智能。

主持人:我们可以看到各位实现新智能新体验的切入点还是不一样的,但是愿景和目的一样的,给我们带来新的体验,那么在说完新的东西之后,我也想问一个问题,在座各位的事情都有难点,按照三类来探讨,首先我想问一下,雷总和高总,我觉得你们代表先做好技术的储备再去做产品的,不探讨产品的事情,在技术上,你们人工智能的技术上最难突破的是什么?

雷欣:实际上我们说到人工智能,特别语音交互这一块,不止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而是好多技术的结合,我们讲的技术最后落地到产品,用户看到的只是一个端到端的体验,就是说譬如语音交互,说了这样一句话,查询,机器会返回一个结果,要么是一个合成的语音,要么是一个结构化的数据,可以在屏幕上做展示,但是实际上后端,或者在设备上,会进行大量的不同方面的这样一个计算,譬如说语音交互,首先要有热词唤醒的过程,还有语音识别,在自然语言的理解、处理、对话管理,还有垂直搜索,最后还有语音合成的阶段,实际上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部分,都是有一定的技术挑战,需要机器学习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特别我们所说的领域内的数据,这样才能够把机器学习系统,深度学习系统训练的更好,需要大量的用户真实数据,要积累,然后去迭代,才能够提高。因为每一个部分基本上都可以看出是一个概率性的系统,假如每一个阶段出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率会越来越高,所以想要达到非常好的端到端的体验实际上不仅要把每一个环节做好,而且要把整个链条综合在一起考虑进行优化,海量的数据和技术要融合是一个比较难的点。

主持人:因为我知道Rokid AI做了很多不一样的创新,显示方式投射方式的显示等等,包括交互方面的。

高鹏:我还是说纯技术,产品靠大家体验的,刚刚出门问问讲的比较广的问题,其实如果从技术本身的难度来说,最难的就是自然语言理解,大家会有这样的体验,代表真正的人工智能的难度,目前其他阶段的技术,比如说语音识别,大家已经做了非常好,都是90%几的这种,语音合成也非常好,因为人耳朵比较好的,最难的一点自然语言的理解,学术来讲不像我们理解听声音或者模拟一个声音的难度,而是分析人很多语义的东西,现在都是浅层的智能,相当于要解决的问题聚合某一个非常具体的几个功能上处理他,但是人表达的语音非常复杂的,而真正的普通用户不会理解你说你这个东西只会这个,如果一旦宣传说我能够聊天理解你什么样,甚至你说了一个深度学习这样一个词,用户在他的理解里面不是这个意思了,他认为你会非常开放,非常的智能,就像人一样,最难的点就是在语音理解,所以我觉得各大公司和学术界都是投入大量的力量这个方面寻求更好的突破。

主持人:自然语音理解会是一个共同面对的问题和一个产业的问题。第二个想问一下,技术和产品的路径上最大的难点是什么?可以史总先来回答,零度应该是一个芯片平台做到小型无人机的产品,给市场带来比较大的惊艳,也有不足的反馈,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史圣卿:我觉得技术,我更倾向于把我们归在技术这一派,不过你把我们归在产品里面也是对我们很高的肯定,因为其实我们一直做的控制的技术,这个可能存在了很多年,而控制的技术一个方面我们在迭代的前进,同时是一直存在的,但是有一个什么样的真正的平台,或者是芯片的硬件,硬件的载体能够承载我们这样一些控制的算法,一些技术,这个可能最终决定了我们真正诞生出来的一个产品形态,所以其实包括我觉得如果没有说整个芯片行业的繁荣,今天不会有我们能够把一个无人机做成口袋里掏出来使用便捷的产品,不会像问问这样漂亮的手表,又薄,显示各种图案,还能支持这样的语音识别,技术算法本身是存在很长时间了,而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去演进,最终能否真正落实一个产品上,需要更多的上下游与整个产业链的支持,所以我觉得其实我们一方面是演进自身的技术,另外一个方面也是一直非常开放的和上游的这种芯片平台,或者影像的技术进行结合,最终才能把他们糅合起来,诞生这样的产品。

当然你也说了,我们做产品之后,可能有很多人看到之后很惊艳,没有想到一个专业的产品变的这么小巧,下一步会做减法,真正让普通人能够使用的就是我们十个功能当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怎么样大家更好接受,是突破技术和产品定义这些平台再去考虑的事情,其实我相信这也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业者也在考虑的,事实上我们跟Rokid AI也在有合作,和雷总之前也有过沟通,大家也看到,整个国内,因为产业链上下游从制造端到芯片技术端,包括我们软硬件结合的开发实力现在非常强的,所以这两年我们蛮自豪的看到,我们这些产品都逐渐的变成一个全球领先的产品,像我们其实60%的收入都来自于海外,问问也是现在海外,这些是我们共同拓展的机会。

主持人:产业协作,还有技术的整合,产业链的整合,即是推动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难点。曾经有过一篇报道说机器人的刷机时代,什么意思呢?市面上很多的机器人产品都进入一个不需要厂家费太多劲,很多你们这样的创业公司或者技术储备的公司在做平台化,然后让这个产品能够快速的量产,所以我们也把类似这样的平台,有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机器人领域的安卓,你们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还有产业链的整合,那么这样一个过程当中,这样一个平台到产品的过程当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尹方鸣:大家都讲了,因为把我们列为产品,聊聊这个话题,重心在产品上,刚才讲到怎么样平台化到产品化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坦白来讲,前面雷总也提到,也许过往传统的硬件相对比较成熟,主要重心放在硬件上,围绕两个点来讲,一个完整性,因为围绕后续,随着AI+,AI系列所谓产品的落地到硬件上,需要经历以往前所未有的经历一些困难和难点,包括光从硬件上讲,可能会增加像机器、运动、控制、磨损,很多的传统不具有的。第二个在软件层的完整性,包括系统层、人机交互、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的整合,发现原来做传统硬件的厂商发现需要多了很多的工作,搞不定,可能在这个中间会有很多的团队,实际上需要有人真正把他们整合好,有一些好的方案做,一系列是很大的难点,其实增加了产品的量产化的周期。

所以我们可能努力做这样的一些事,提供更加简便的方式,快的方式。第二个事情落地实际产品的过程当中,布丁机器人我们参与的项目,2C的品牌,那个团队其实当然现在的话其实也是,目前一年大概可以卖到七八万台的状态,这个行业里面是新兴的市场,我们想给儿童做陪伴型的小型机器人,一开始接到这个项目提供一些系统和平台的解决方案,最早时候也对那个产品所带动的原因,当时设计的样子特别小特别萌,特别可爱,我当时很好奇为什么设计那么小,其实包括我说为什么做那么小,微型的机器人,后来被创始人所吸引,他给我的答案很简单,给3、4岁以下的孩子用的。

很大的产品如果没有抱稳摔到地下砸到脚怎么办,我当时觉得很有道理,我说为什么设计双曲面不规则的造型,大家都知道,规则的东西更便宜,圆形的柱型很容易,他说我这么想的,人的手什么造型的?当弯曲是不规则的双曲面,代表的是最符合人体工学,一个两三岁孩子手一抓就抓起来,开始我不信,我的孩子两岁我让他试了一下,直接抓起来,我被这些细节打动,打动的是大家看到,现在来看这么多微型的机器人没有什么了不起,背后的血泪史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无数的坑。

东西设计很小的时候会面临里面的机械运动控制的那些东西是深度偶合在里头的,每做一次,如果发现任何问题修改一下,完全紧密在一起,想改的话推倒重来,很不幸那个产品结构推倒过三次,当时花了很多钱。

其实有一个小的灯阵,想突出情感的交互,因为不规则的双曲面,里头的电路板都是不规则的,以及这样的灯阵,每一个灯布局不均匀这样才能够显示均匀,不能用硬板,黄色的软板,相对用力会飞出来,所以其实有很多的坑,要讲估计血泪史很多,最终算是咬牙坚持挺过来,产品化其实有很长的道路,每一位做2C产品的团队并且能够面世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是匠心。

主持人:说到产品辛酸血泪说不完,前面两位没有问产品,因为产品说不完,选两位代表。另外问一下京东智能的李总,之前跟李总交流过,京东智能其实做很多把智能产品跟消费者连接的事情,但是通过新的硬件产品把体验带给消费者的时候很多我们不可预期的,比如说最近也有新的销售数据出来说美国的黑五销售季里面卖的最差VR的产品,前面我们在说,感叹手环产品卖了一千万,我们看到苹果的智能手表出现了一个季度70%的下滑,所以市场很难预期的,新体验新认知,卖给消费者过程当中难点是什么,京东遇到哪些难点?

李俊周:每次提的问题都有难度的,我相信今天坐在台上的各位都在想这个问题,就是我的产品,怎么样让更多的消费者来接受,我想今天整个智能行业,其实可能在座的大家可能都是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看到这一波的智能硬件的浪潮里面出来了非常多的品类,很多品类都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的,包括台上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最大的困难,就是说如何产品从科技发烧友或者是一些行业人士到大众的消费者,到一些实用主义者,这个鸿沟怎么样跨越,这是行业所面临非常大的问题。

我们看到过去智能手机,从苹果智能手机的爆发,花了五年以上的时间,真正这个手机全世界流行起来真正超过功能机的市场,在中国我们看到智能电视,乐视和小米一系列的智能厂家,这个品类推起来,我们去年看到,(英)在美国突然说(英)没有做起来,谷歌有没有做起来,亚马逊通过音箱找到语音交互能够快速进入家庭的品类,这些都说明了。

智能硬件本身物理的设备,如果想被消费者所接受,除了技术上面达到普通消费者使用的方面,功能是不是达到一个临界点,这个非常关键,比如我们做的音箱,我们音箱2015年发布,今年为止其实WIFI音箱品类里面,京东的平台上我们第二名加上第十名的总和,即使这样,我们认为这个品类离我们所期待的状态还很远,离走进千家万户离的很远,我想这个虽然是一个市场的问题,

但是任何一个新品类想打开市场,更多是技术、产品相结合,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问题,比如这个音箱,我们希望未来越来越多在语音的交互,语音的合成这些技术,多人对话和语义理解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外,更多的内容源接收进来,更多的内容源,比如某个音乐的这样帐户体系,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接入进来,让这个终端真正成为除了APP之外家庭环境最好的享受音乐的终端,这个非常关键。

第二点,比如说这个终端,未来成为一个家庭去解决日常消费的一个最方便的购物入口的话,可能很多人也会买这个音箱。

第三很多的服务,未来通过语音和(英)的方式更好的获取,可能大家会选择他,不仅是说这是一个音箱,更多是家庭的助手。每一个品类都在寻找打动最实用的消费者,大众市场的方式,这个里面技术和产品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主持人:理解,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技术,更好的体验,才能够在平台释放,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从我们自身所从事的事情,我们可以走开一些,再来看,更远的视角来看新体验和新认知,现在所接触的这些方面,比如移动支付或者已经能够接触到的语音的交互,未来还有哪些方面,会带来这种新的体验,和认知,各位畅想预知一下。

雷欣:我最近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语音可能在传载车载都在应用,下一步什么方面应用,我想可能在输入受限制的某些场景,比如下一个产品在VR或者AR设备上,这个不可能有键盘输入或者其他输入的方式,可能语音交互和手势交互成为一个必须品。

尹方鸣:我个人认为,我觉得现在的阶段,大家提到所谓的AI+,还是围绕智能的事情来说,现在的阶段大家做的更多事情其实围绕在能够智能相应服务,下一波我比较期待,智能的帮助我完成我的任务,能够让人变的更懒更爽,智能帮人类解决这个问题,是更期待的。
史圣卿:我个人,整个市场的角度来讲,我想说的也是一样,真的人工智能让人变的更懒,这是方向,从我们公司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其实我们是希望让大家的视野从地面提升到空中。

李俊周:让人变的更懒,人工智能。另外一个方面,我希望人工智能让机器更懂每一个人,这样才能做到越来越多的产品真正是智能产品。第二,其实智能这个行业很庞大,也很复杂,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公司,无论创业公司还是大的平台性的公司都越来越开放,这样的话消费者才能够得到最好的产品。

高鹏:我从交互上说一下,语音只是最基本的交互,刚才提到可以有视觉的交互,可以有其他传感器的交互,我觉得是很大的趋势,可能再过几年家里面都是智能家庭了,这些交互都会成为我们最最平常经常用的一种智能的输入方式,除了语音之外。

宋炜:我觉得从IT到AT,连接一切无限可能,连接一切未来,所有的一切都可能被连接。
主持人:几位都有自己不同的视角,但是还是有一些相同性,不管更广阔的连接相同的体验,或者让我们变的更懒,更多被服务的方式,都是更好未来的畅想,感谢这一个环节几位的探讨以及你们对难点和未来的一些畅想。

圆桌论坛:人工智能创业新锐交锋 新品类落地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