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四月

导语:汽车产业变革的步伐逼近,新造车队伍浩浩荡荡,关乎用户入口的“屏镜”之争成为发力核心!

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首次超过2亿辆,占机动车总量的66.67%。在这片庞大的整车产业背后,是被互联网和大数据需求所催生出的车联网经济。相比积极性不高、推动缓慢的传统车企,互联网企业和创业公司成为这其中的主导践行者。

“这是行车记录仪,还是智能后视镜?”搭上李师傅的快车,记者指向带有显示屏的后视镜好奇地问道。“这叫云镜,不仅能作行车记录仪来录像使,还能导航”。

快车驶向北郊汽配城,李师傅口中的“云镜”恰是此次探访行程的目标所指,一种介于行车记录仪与智能后视镜之间的过渡产品,“云镜”的说法多来自门店销售商。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下车来到位于回龙观的北郊汽配城,大风起落,漫天飞舞的沙石配上路上斑驳的黑色机油,气氛略显荒凉,进出的车辆间或宝马奔驰,更多是奇瑞长安。不同于以往探访,这次围绕智能后视镜的市场调查将首先从线下渠道出发,结合线上电商数据分析,从业人士采访与交流,极力挖掘和还原一个更为真实的车载导航类配件市场现状,以窥探国内车联网进程的变革。

一、车内的“屏镜”之变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大屏车机、中屏导航仪、小屏行车记录仪,曾被视为车内最重要的三块屏。当下,他们正在被功能集成度更高、安装方便、选择广泛的智能后视镜所取代。

在北郊汽配城的“汽车装饰厅”,我们找到了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等门面的一条街,算起来门店并不多,人流量也相对较少。上前询问产品信息,老板会很热情地介绍起来,“今天就安线吗?我们免费安装”。

实际上,大部分门店并不以售卖电子饰配件为主,店内场地很大程度上被大片的座椅、靠垫等内饰品占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等还属于车载电配产业中的新入驻者。不过,智能“屏镜们”都被卖家摆放在最显眼的进门柜台上,在产业链条的中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这其中,多为“好卖”的国产贴牌产品,其中还包括少数韩国品牌。
1)形似后视镜的“云镜”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云镜”根据功能可分为两种,一种整合了云电子狗、行车记录仪、定位防盗仪、高级驾驶辅助仪(ADAS)、导航仪以及各种流媒体服务完整功能,也就是创投者口中常说的智能后视镜,基于其具备3G/4G联网功能,服务可进行一定延展;另一种是“阉割版”,不能主动联网,在功能上多以行车记录仪为主,显示屏幕较小。

两类产品在形态上基本没有差异,但联网功能的与否导致其价格相差一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线上销售商对于新兴的“ADAS”功能倒没有过度强调,只是作为“安全驾驶提醒”介绍,功能提醒以压线和前车距离过近等场景为主。

2)仍然盛行的行车记录仪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与“云镜”并行放置在门前柜台的还有行车记录仪。在“碰瓷”现象大行其道的中国马路上,具备前/后视录像、防盗等功能的行车记录仪已成为中国车主的刚需产品。或许正是行车记录仪的兴起,才让我们开始关注到车内后视镜周围的那一亩三分地的生意。

因其具体分辨率和成像清晰度不同,行车记录仪的价格跨度在300-500之间。对于有车一族而言,这个价格可以说非常亲民,也成为其能够普及的关键。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从形态的演进历程来看,最早以安插在后视镜上的小型相机为主,后衍生出完整后视镜形态、隐蔽式吸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等。部分厂商,将高像素录像(夜视环境下)+初级ADAS提醒作为功能卖点,售价能提升至1500元左右。

3)被闲置在角落的“车机”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相比前两者,块头大、难安装的后装“车机”地位明显被降级。中高端车型一般配有作为中控平台的车机系统,而后装产品多以音视频等流媒体功能为主,但因为面临专用车型匹配、安装过程复杂等门槛,已经逐渐被智能后视镜取代。在价格上,已经降落到千元上下。

4)体验:交互顺畅与更多权限

在产品体验过程中,两个细节功能让我印象深刻:

a. 语音交互过程的流畅性。基于贴牌厂商质量良莠不齐的心理预期,对于产品性能我本身并没有期待。但在几轮对话下来,其快速准确识别、及时结果反馈让我很是意外。甚至相比国内一些发布会的现场展示效果更稳定。

b. 在一款集成了百度CoDriver系统的智能后视镜产品体验中,借助“FM发射”功能,能够让智能后视镜的媒体与播报服务可以接入到汽车的中控系统,这将进一步扩展智能后视镜与整车的联系和扩展性。

二、互联网和传统品牌 站在同一起跑线

不同于普通汽车改装类市场,智能后视镜的销售并不依赖于线下渠道。在与多位车主交流原因后,主要原因在三方面:1)网上易于平行比较参数和价格;2)汽配市场多较远;3)智能后视镜的安装较简单,可自行完成;部分网店也提供上门服务。

1)主要玩家

在线下门店的走访中,以”黑剑“系列、”第一现场“为主的行车记录仪(部分兼具ADAS功能),“美伴”、“凌度”为主等智能后视镜属于热销品牌。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基于淘宝和天猫的销量排名可以看出,360、品加、凌度、趣苑、天之眼、小蚁、出门问问、平行线、任我游、卡仕特品牌,在“智能后视镜”品类中销量位于前十。月销量最高为360行车记录仪990台,排名第十为凌度行车记录仪137台。

销量前十的品牌中,既包括熟知的360、小蚁(小米生态链公司)、出门问问等互联网品牌,也有凌度、任我游等传统制造企业。综合权重比例和排位,互联网品牌和传统制造商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2)价格趋势

从线下走访来看,主流智能后视镜的价格区间大概分为三类。一线产品,3000—4000元左右;二线产品,3000-2000元上下。三四线产品,1000元左右。其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搭载阿里YunOS系统的系列明显高出同类产品,“系统稳定性比普通安卓系统强,操作更顺畅”,销售人员解释道。

线上价格,因为系统自动引入了行车记录仪品类,致使价格浮动区间较广,从179元到4599元不等。

3)搭载平台

结合系统界面和产品介绍来判断,销量排名前十品牌中,其中三家搭载了阿里YunOS系统、一家为百度CoDriver系统、一家为出门问问自有系统平台,其他多基于一般安卓平台。

其中一点值得考究的是,与线下探访结果类似,线上搭载YunOS平台的品类价格明显高出同类产品,淘宝和天猫是否对其进行过主动推荐?因为类似案例,曾发生在同样作为电商平台的亚马逊身上,据智东西了解,为了主推其Alexa语音系统平台,搭载Alexa的产品将置于同类产品之前。

4)主要渠道

从销量和用户流量来看,智能后视镜作为一块新兴、过渡品类产品,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线下汽配城等专有渠道为辅。此外,据部分车主反映,线下4S店也是一大购买和赠送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同品类产品在线下能够拿到更优惠的价格,最多能相差600元,同时线下购买包含免费安装。

三、技术演进 前装之梦

“这块市场两年前就开始兴起,但一直没有做成爆款产品,现在看起来也是不温不火”,一位相关创业向智东西透露。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深圳从事智能后视镜研发生产的企业大概有60家,而到2016年底,存活下来的大概20多家,以传统厂商为主。

在互联网与传统制造商的竞争格局中,前者以技术创新为强项,后者靠成本优势获胜。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创业者开始尝试其他路径,在国内如火如荼的互联网造车和自动驾驶概念不断强化下,ADAS技术与功能产品开始起势。

ADAS(高级自动辅助安全驾驶),作为一种更贴近技术前沿的衍生功能,受到技术型创业者的追逐。尤其在今年,继英特尔毫掷153亿美元收购ADAS行业寡头Mobileye之后,让更多从业者看到了前方曙光,坚定方向。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基于数据网站的搜索结果,国内ADAS领域的主要玩家包括Mineye、纵目科技中科慧眼等11家,成立时间集中在16至17年,一些扎根比较深的企业。其中目前看来,商业化较成功的如纵目科技,年初挂牌新三板,随后完成1亿元融资,已与吉利、奇瑞、上汽等整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但值得注意的是,纵目科技于2013年初已经成立,作为国内最早的入局者,当下仍未实现落地合作的车型与产品。放眼到整个行业里来看,其商业化困境更加明显。

“构建技术对于我们来说是容易的,过去几年最大的困境是找到一个刚需的应用场景”,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曾自述道。对于大多以切入车载市场的创业者而言,to B or to C成为两难抉择。一方面,后装市场面临教育消费者、传统厂商低价竞争等压力;另一方面,存量更大的前装市场却准入门槛过高,无所寻觅。

“与整车厂商合作的困难在于他们不认可创业小品牌,前期审核周期过长”,一位从业者对智东西表示。

很多时候,后装市场是折中和无奈之举,但对于积累用户资源和产品经验仍是至关重要的。脏活累活总要有人干,才能筑起技术落地的壁垒。

四、身居幕后的巨头分发商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要打开整车厂商的权限大门,从硬件整合方案或许略带攻击性,那么技术入局则显得润物系无声。在终端产品界面,我们并不会看到车载系统、地图数据、语音技术等技术提供商的身影和存在,但车联网的核心却一直为他们所掌控。

1)车载系统 BAT推进

车联网的推进势必少不了互联网巨头的连接。从此次调研结果来看,百度Carlife车机系统铺设最为广泛,其官网覆盖车厂达到20-30家;但Codirver受限于今年正式落地,其智能后视镜合作队列还未成形。无论是基于车机、还是基于智能后视镜的操控系统背后都来自于DuerOS语音助手平台的支持,而与哈曼音响的牵手则强调了硬件平台支持。

这一块同时也是阿里YunOS的优势所在,从其宣传了两年的与荣威造车阵势可以窥探,其对汽车产业的野心并不会比百度小。

腾讯方面,虽在2015年就推出了MyCar等车载开放平台,但后续的声音和接入力度越来越小。倒是战略投资和收购的手笔不断增大。

2)地图玩家:高德四维图新、百度

地图数据方面,中国所有拥有导航地图测绘甲级资质单位并不多。后装产品90%以上接入了高德地图平台,典型的用户派+平台派;前装系统则以四维图新为主,基本上赢得了前装市场的全部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四维图新的第二大股东是腾讯。百度地图则主要落地到DuerOS系统平台,百度旗下车机、后视镜车载系统均采用自家地图。

3)语音技术:思必驰云知声科大讯飞、出门问问

如果将智能后视镜从车载环境中拎出来单看,其核心是一款由语音识别与交互技术驱动的智能助手产品。

内嵌的语音识别和语音交互技术成为其重要技术支柱。车载产品和场景应用,同时也是国内几家语音公司,科大讯飞、思必驰、云知声、出门问问得以迅速发展的土壤。

中科大讯飞,占据前装市场的主体。根据其官方数据显示,科大讯飞已与30家车厂、100余款车型建立合作。云知声、思必驰两家则以后装产品为主,云知声方面的数据显示其占据70%的车载产品市场。在阿里YunOS车载市场合作领域,则经历了由云知声向思必驰的微妙更替。随着出门问问与大众车厂合资公司建立,其强项语音交互技术也将进一步开拓其车载市场。

五、结语:由外向内的一场变革

特写:汽车智能后视镜的地下江湖

三年前,特斯拉用一块大屏颠覆了传统汽车的中控台,挑起无数互联网玩家和创业者的胃口。三年后,传统汽车的中控屏和后视镜都开始步入智能化,传统车企警觉行动,企图分一杯羹的新入局者迅速崛起,各自正在从不同方向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变革。

显而易见的是,整车厂商由上至下的联网革新相比创业公司从外围进入,前者更像是四两拨千斤的容易事。但这并不代表创业者没有机会,并不能阻挡用户和时代对于车联网的需求和召唤。

据《中国车联网行业分析报告》分析,2016年车联网市场规模突破190亿元,到2020年时5G商用时,车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并迈向高速发展周期。

在传统高端车型中,诸如通用OnStar、宝马idrive、奔驰Command等车载系统,大多并非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方式。但在一批智能后视镜与车载系统先行者的推动下,格局正在悄然改变,从手机向车内的功能移植潜移默化地进行着。车联网将是一个比自动驾驶更早到来的时代,同时将作为承载数据收集与集成的重要平台。

而车内的“屏镜”市场之争势必成为这一变革的核心载体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