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叉小包(极果体验师)

在美国加州北部,旧金山湾以南,有一片广阔的地域,诞生了无数改变世界、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科技公司,这就是“硅谷”。说20世纪下半叶是属于硅谷的,相信科技宅都会点头同意。

但我要是问你世界的“钟表谷”在哪儿?大概没几个人能答上来。正确答案是位于瑞士北部,靠近法国边境汝拉山谷的拉绍德封(La Chaux-de-Fonds),这里被称为“瑞士的西伯利亚”,保持着瑞士境内最低温度的记录:零下41.8摄氏度。从18世纪法国传教士带来最早的钟表制作技艺算起,瑞士钟表业在此地繁衍兴盛了三个世纪。全世界最大的钟表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展出着超过4500件时计,从古代日晷到最新的表款。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20世纪初,鼎盛时期的瑞士制表业年产手表及表芯曾达1亿多只,全世界每10块进口手表中就有7块来自瑞士。尽管全世界第一块电子石英表就诞生在瑞士,但70年代价廉质优的日本制造对瑞士制表业产生了极大冲击——一如半个世纪之后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后来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以 SWATCH 为代表的瑞士新锐品牌崛起,在设计与材质上不断创新,与传世高端品牌一起,在低中高各个价位上都收复失地,重新夺回了地球人“如何看时间”的话语权。

硅谷与钟表谷,一个在阳光加州,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个在瑞士雪山,银装素裹,高冷如霜。两者素无往来,相安无事,直到硅谷最新发射的一枚“科技核弹”——即将在2015年4月上架销售的 Apple Watch——瞄准了人类的手腕之后。这注定是一场悄无声息,却一开始就充满火药味的静谧战争。

Apple Watch:超一流生态、一流做工、二流设计、三流营销

Apple Watch 在我看来是迄今为止面世的最好的智能手表,甚至是最好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没有之一。

你会爱上 Apple Watch 的所有理由,基本和你会爱上其他苹果设备的理由一样。如果一定要给这些理由排个座次,那会是:超一流生态、一流做工、二流设计、三流营销。

首先是苹果智能设备生态圈。苹果多年来围绕 iPhone 所打造积累的品牌能量、开发环境、应用市场,都会天然地助推 Apple Watch 这块依附性质的“第二屏”。一大波应用都已经有了 Apple Watch 版本, 且并不是“看起来酷”的演示性App,而是微信、微博、支付宝这样的核心高频应用。苹果从 iPhone 6 开始力推的健康医疗和移动支付两大平台,也会成为 Apple Watch 最诱人的应用场景。

做工,一如老罗在去年那场著名的直播辩论中所喷:“那种标准的品控,除了苹果和三星,还有谁能做到?”Apple Watch 三种表壳材质的选择不仅层次分明,对各材质从原料配方到制造工艺也专门做了视频演示。在 Jony Ive 标志性的英国口音的旁白下,“一块铝砖的艺术之旅”、“不是所有的钢都是苹果牌不锈钢”被炫耀得淋漓尽致。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设计为什么被我说“二流”?此前我曾撰文指出 Apple Watch 的外观造型明显借鉴了此前 Marc Newson 为瑞士独立钟表品牌 Ikepod 所做的设计:圆润的表壳曲线,展现金属本来材质(而非过度雕琢装饰),尤其是完全照搬的含氟硅胶表带。Marc Newson 不但是 Jony Ive 过从甚密的“好基友”,共同被授予爵士头衔,且已在去年正式加盟苹果。设计理念高度一致的两人,去年携手为 U2 乐队主唱 Bono 主办的慈善拍卖所设计的一系列作品可谓是这对“设计情侣”风格的集中体现。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Marc Newson 设计的 Ikepod 皆为圆形表盘,与其太空未来感的个人风格一脉相承;当这种圆润的设计语言转换成 Apple Watch 的方形表盘之后,就差了些许韵味。方形的好处在于信息展示更完整,表壳内部空间安排更从容(更大的电池容量)。为了同时适应男性、女性佩戴,Apple Watch 故意采用了中庸的“无性别”(Unisex)设计。其结果就是:造型既不阳刚帅气,亦不尽阴柔婉约——只能说让人不反感,但就别指望有男人看到劳力士蚝式、女人看到香奈儿J12那种一见倾心,恨不能立刻拥有的“催情”效果了。

即便如此,世界顶级工业设计师的手笔加上苹果登峰造极的生产工艺,相对于市面上一众已问世的智能手表,依然可用“遥遥领先”来形容。任何对腕表收藏稍有涉猎的爱好者,都不难从 Apple Watch 三大系列的定位、表壳材质的选用,和眼花缭乱的表带看出苹果经年累月对瑞士腕表业的解读与致敬。而与三星 Galaxy Gear 那种出好几款“半成品”测试市场反响,而从未真正流行过相比,苹果第一代智能手表产品就意在击中主流消费者甚至高端消费者,而非只是乐于尝鲜的科技宅——这就不只是野心,而更是实力了。

用三流营销来形容苹果,开玩笑?历来被视为营销标杆的苹果,此次为 Apple Watch 大费周章却难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比如在敏感的电池续航问题上,发布会狡黠地使用了“All-day”(全天待机)字眼,随后在官网明确“全天”是指:“在晚上充满电后可使用 18 小时”。发布会结束后,Twitter 上冒充 Bill Gates 的段子手帐号发推讽刺道:“苹果再一次定义了’全天’:一天只有18个小时”。

发布会上 Tim Cook 请到的 Apple Watch 试用者 Christy Turlington 在我看来也并非最佳选择。一众科技媒体并不熟悉这位传奇超模的名字,在直播时将其称为“一位母亲”、“一位马拉松选手”……殊不知她在上世纪90年代和 Linda Evangelista、Naomi Campbell 一起被誉为美国超模“三巨头”,曾是全世界最闪耀、最成功的顶级超模之一。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14岁就出道、现年46岁的 Turlington 本人2000年后就已淡出 T 台,现在只接一些平面广告,全身心致力于慈善事业,跑马拉松是她的业余爱好。苹果选择 Turlington,或许因为她一人兼具“时尚、运动、女人、健康”这些正能量标签,也或许是 Tim 那个年纪的时尚偶像。但对于新一代受众来说:科技圈不认识她,时尚圈她缺少话题性。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总而言之,如果你电脑用 Macbook,手机用 iPhone,是个已经在苹果生态圈中如鱼得水的果粉,那么 Apple Watch 无疑是唯一的选择。如果你使用安卓手机,那对不起,你先得买一台 iPhone。

瑞士名表:非我族类,虽远必诛

“Apple Watch 不是手表,只是佩戴在手腕上的智能通讯工具……Apple Watch 再棒也只是科技和大工业流水线产物,在我看来,注定是要被淘汰的。”说这番话的,正是 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 LVMH 珠宝与腕表部门的大掌门、泰格豪雅(TAG Heuer)集团CEO Jean-Claude Biver。这个1949年出生在卢森堡,在瑞士长大的处女座老头是瑞士钟表界最具声望的业界领袖之一。历任宝珀(Blancpain)、欧米茄(Omega)、宇舶(Hublot)品牌高管的他,是当年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将瑞士制表业从“石英表冲击”(Quartz Movements)中拯救出来的传奇人物。

说“Apple Watch不是手表”,难免有点自欺欺人,就像说“iPod 不是 Walkman”一样。但此话从 Biver 老爷嘴里讲出来,分量还是很重的——毕竟苹果2014年年中,就是从他手下挖走了豪雅的销售副总裁 Patrick Pruniaux。他不止在一个场合表示,跳槽“对年轻人是个好机会”,虽然难免会有些许背叛的酸楚。Apple Watch 于2014年9月正式公布后Biver 接受《福布斯》网站采访,开诚布公地表达了对 Apple Watch 的失望,他认为:“瑞士制表业终会找到一个联网手表(connected watch)的答案,但不是苹果的答案,后者目前只是一个微缩版的 iPhone 罢了。”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2015年3月19日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BaselWorld)开幕当天,Biver老爷子嘴里的“名门正派的答案”似乎终于揭开面纱。豪雅宣布与Google、Intel 联手,推出首款搭载 Intel 芯片、Android Wear 系统的瑞士智能手表。尽管没有公布具体规格,但这一合作仍比大多数人想象中快得多。瑞士制表业这次不像30年前那么后知后觉,而是选择了主动出击。如无意外,这款智能腕表将完全仿照原版黑色卡莱拉系列(CARRERA)表款设计,提供定位、行走距离和海拔高度等功能。卡莱拉是豪雅的核心系列,1964年为致敬横穿墨西哥的传奇赛事“墨西哥卡莱拉泛美公路赛”(CARRERA PAN AMERICANA)而诞生,是赛车运动表的典范之一。对传统机械表爱好者来说,本届巴塞尔展最大的新闻本来就不是豪雅正式进军智能手表,而是2015年最新推出的39毫米卡莱拉双计时盘复古表款。

仿佛一切都是注定,豪雅腕表的广告语就是“Don’t Crack Under Pressure”(无惧挑战,成就自我)——Biver 老爷子的办公电脑是 iMac,手机则是 iPhone。豪雅也并非没有生产智能设备的经验,早在2008年就曾推出过定价6000美金左右的奢华智能手机Meridiist系列、Link系列等。尽管豪雅的奢华手机从未取得过重大成功,但仅就外观设计来说,绝没给瑞士品牌丢脸。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苏醒的不仅仅是豪雅,及其母公司路威酩轩(LVMH)集团。

我最欣赏的一个传统瑞士名表“智能化”的案例,就是万宝龙(Montblanc)推出的时光行者系列腕表“Urban Speed e-strap”智能腕带。用户可以花350欧元购买这款智能腕带,装配在机械表上,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获得运动追踪、智能提醒、远距离遥控与“寻找我的位置”等功能,可与传统表带相互替换使用。这是一个“鱼与熊掌兼得”的解决方案,尤其照顾了渴望体验智能化功能,但又不至于一夜之间抛弃机械表投资的腕表藏家——而且还不排斥安卓用户。而万宝龙隶属于世界第三大奢侈品集团历峰(Richemont),集团旗下拥有最多瑞士顶级著名制表品牌,如江诗丹顿、朗格、积家、沛纳海等。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传统机械表加入智能特性”的思路,还有更低价位的选择——同样都来自瑞士。如定价390美元的 Withings Activité,外表看起来就是一块优雅的不锈钢瑞士机械表配小牛皮表带,而内在的运动芯片可以监测运动,通过蓝牙与手机交换数据,表盘上蓝色的小指针会不动声色地提醒你是否完成了指定的运动量。而为 Withings 提供智能功能的是一个名为 MMT 的平台——该平台专为传统机械腕表提供智能感应元件,不但能监测运动,还能检测睡眠情况。除了 Withings,瑞士品牌康斯登(Frédérique Constant )也已经推出带 MMT 智能平台的腕表。瑞士国铁(Mondaine)推出的以传奇设计字体 Helvetica 命名的系列也推出了带有智能功能的 Helvetica No.1 等。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而全球最大的单一手表集团斯沃琪(SWATCH)也不动声色地以一款为沙滩排球设计的智能手表表明了态度。这款 Swatch Touch Zero One 延续了此前 Touch 系列触控表面的设计,在智能功能上加强了运动监测,尤其可以记录沙排选手的重击扣杀,和队友击掌的数据,而且据未确认的消息采用了 NFC 而非蓝牙传输。如果你觉得这款沙排腕表有点儿戏,不太像“正面军”,那别忘了斯沃琪旗下的入门品牌天梭(Tissot)早就推出了 T-Touch 触控系列,只要触摸表面就会启动丰富的功能:如天气预报、温度计、指南针、双时区、高度计、海拔高差计、秒表(分段和累积时间)、指南针、双重闹钟、温度计、气压计等等。这些功能不依赖任何智能手机或外部网络,完全独立提供——剩下的就是把这些功能与手机交换了。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更有趣的是,以上提及的瑞士智能手表,除了豪雅尚未明确,都会在2015年内上市。而拥有最多瑞士名表品牌的奢侈品集团 LVMH、历峰和斯沃琪都已经在智能手表领域布局出兵。如此精彩的局面,不得不说2015年将成为智能手表市场真正苏醒的一年。

科技创新,不只在硅谷

《星际穿越》里马修-麦康纳留给女儿的是一块汉密尔顿(Hamilton)机械表,而不智能手表,否则如何以莫尔斯码传递信息会成问题。当然你也可以反驳,如果是块 Apple Watch 可能更省事,直接在屏幕上显示坐标了么——如果几十年后,那块 Apple Watch 还有电还能走的话。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而不为“表迷”所知的是,汉密尔顿这个美国精神象征性品牌实际也隶属瑞士钟表集团斯沃琪旗下。斯沃琪集团年收入2015年有望达到100亿瑞士法郎——与年收入破千亿美元的苹果自然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后者仅 App Store 一年的收入就超过100亿美元。但考虑到斯沃琪的收入是纯钟表业务的收入,就不容小觑。三分之二瑞士产机械表的机芯来自斯沃琪集团的ETA部门。传统瑞士名表的影响力,要比许多人以为的深远得多。

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大多数对 Apple Watch 感兴趣的科技宅,只是拿它与那堆“半成品”智能手表做比较,而对真正的瑞士钟表世界知之甚少——甚至,心怀偏见,认为“机械表”只是过时的模拟时代的技术。如果他们愿意了解更多,就会明白瑞士名表同样是一个色彩斑斓、充满活力的世界,而不是只会用奢华材质堆砌高昂价格的“男人的珠宝”而已。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就以智能手表的通病——电池续航来说。Apple Watch 的18小时一天一充虽然不是智能手表最长记录,但相比 Pebble 那种为了多几天续航而牺牲彩色显示屏采用电子墨水的“阉割”体验,还是一个不错的“能耗比”平衡。传统瑞士制表业是如何解决动力问题的呢?我来举两个非数码却一样高科技的例子。

首先是瑞士制表业中“炫技派”的代表,1833年创立于汝拉山谷的积家(Jaeger-LeCoultre)ATMOS空气钟。1928年,瑞士工程师 Jean-Léon Reutter 挑战物理定律,设计出一个无需外力作用可以永不磨损恒动运转数百年的钟表机芯。积家表厂惊叹于其革命性发明,向其提供了表厂专业制表技艺作为支持,以改进其恒动机械装置并保证其得以开发,ATMOS空气钟由此诞生。在一个密封罩内充满混合水银蒸气,气体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密封罩如同一个机械肺,随着周围空气温度的变化而呼吸,其收缩和膨胀运动为发条上链,从而带动时钟运转。摄氏1度的温度变化就可以提供运转48小时的动力,加上积家精密的动力存储系统,使得一台空气钟无需外部动力即可运转数百年之久。这是人类发明过的最接近“永动机”的机械装置之一。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其次是创立于2012年的新锐品牌HYT。2002年 Lucien Vuillamoz 先生第一次提出以液压动力驱动腕表奇思妙想,耗时十年研究攻克各种技术难题,终于在2012年推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只以液压驱动的腕表 H1,震撼了全世界。原理其实非常单纯:两个可伸缩的储水槽以一条极细的玻璃毛细管彼此连结,其中一个水槽储有萤光黄的含水液体,另一个则存放较为黏稠的透明液体;依靠液态分子的互斥作用,让两种液体不至互溶,且驱动两个水槽收放产生源源不绝的动力。为了做到精确,特殊液体采用了纳米技术制造。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品类“液压机械表制造”(Hydro Mechanical Horology)由此诞生。而继 H1、H2之后,HYT 家族的第三代作品 H3 也刚刚在巴塞尔表展公布。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科技创新,绝不只发生在硅谷和数码领域。拦住人们去了解瑞士钟表迷人世界的不只是高昂的价签,更是好奇心的缺失与刻板印象的枷锁。

传世之宝还是数码玩具

从价格角度看,受 Apple Watch 冲击最大的是那些1000美元以内的传统手表。一般来说,5000 ~ 8000美元(3 ~ 5万人民币)是瑞士机械表的入门舒适区。在这个价格区间玩家已可挑选到赏心悦目、符合自己个性的机械腕表,戴着出席任何场合。10000美元以上的 Apple Watch Edition 系列虽令普通消费者倒吸凉气,但对于高端机械表爱好者来说这个价位强手如林,Apple Watch 反而很难胜出——这个价位越往上,功能性诉求就越不重要,身份与个性表达、恒久的艺术价值、传世经典反而成了衡量的重要标准。要知道奢华这件小事,是没有上限的。已经有美国钻石进口商推出了镶满了总共15克拉真钻的 Apple Watch 表带,连带本体一起要价3万美元(约18万人民币)——而上文提及的 HYT 液压机械表,第二代 H2 一只就要80万人民币。所谓穷玩车、富玩表,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一块智能手表都无法回避的困扰是:逼着人们和“传统手表”决裂。大多数人手腕上只可能同时佩戴一块表,“爱表一族”在传统机械表上投入了打量时间和金钱,想让他们一夜之间“叛变”难上加难。Apple Watch 勾起的更多是那些只用手机看时间,本来就不爱戴表的人群。智能手表目前的发展阶段,还无法做到在所有使用场景、美学价值上替代传统手表的地位。实际情况是,人们或许会在运动或休闲时选择智能手表,而在约会、商务、欣赏音乐会或其他正式活动时佩戴更符合个人气质与地位的传统瑞士名表。反正今后“不智能”的设备会越来越少,手表不智能,你还有的是机会在其他随身设备上把智能给“补回来”,例如智能耳机、智能钱包、智能高跟鞋,谁知道呢……

说到底,这背后是两种价值观的对抗:数码科技日新月异、不断迭代的新奇感,对抗着瑞士名表“一只永流传”的经典魅力。

放到更大的时间尺度上看,瑞士制表业其实是一个完成了“从技术到艺术”华丽转身的成功案例。智能手表与其说在挑战,不如说在偷师。大多数科技宅只看了苹果教会钟表界“什么是智能”,而没有注意到钟表界同样教会了苹果“什么是制表”、“什么是技术与艺术的终极交融”。瑞士制表业在“计时”的实际需求不断退化之后还能屹立百年不倒,靠的就是其适应了人类情感化、艺术化的个性表达与身份象征的需求,进化为一种艺术与时尚。毕竟瑞士名表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最早普及到人类手腕的高科技产品。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苹果成功唤起了数码时代人们对手表的“旧情绵绵”,或许更多人会减少手机的使用次数,回归到抬腕看表读取时间。但 Apple Watch 作为一款量产的工业产品,尤其是快速迭代的数码消费品,还很难挑战瑞士工匠们为美所做的持久努力。反正我是不指望把初代 Apple Watch 当传家宝送给我未来的儿孙的……

从时尚角度说,Apple Watch 目前的设计水准还很难让挑剔的时尚圈买账。Apple Watch 背后主脑是 Jony Ive 也好,Marc Newson 也好,全球最顶尖的工业设计师也未必能设计好一款“放之四海皆准”的智能手表—— Apple Watch 或许是销量上的核弹,但绝不是设计上的银弹。

硅谷的智能可穿戴设备,造型丑陋不招人喜爱的名声由来已久。无外乎为了其功能,外观做出的妥协——甚至大部分时候,只强调功能,而压根抛弃了对外观的雕琢。三星曾邀请原《Vogue》法国版主编、现《时尚芭莎》美国版主编 Carine Roitfeld 观看曲面智能手表 Gear S 发布会。Carine 坦率地表示:“很欣赏它的先进技术,但出于美观考虑自己不会佩戴这款腕表。”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Carine 的死对头、“时尚女魔头”原型、美国版《Vogue》主编 Anna Wintour 则是2014年9月唯一一个没有出息 Apple Watch 发布会的主编。当时她正在纽约看纽约时装周,而集团 CEO、法国版、意大利版、中国版《Vogue》主编都卖 Tim 面子亲临现场。她对苹果产品的态度一向不置可否,尽管她本人也用 Macbook Pro 办公。2014年底巴黎时装周其间,她和“老佛爷”卡尔-拉格斐一起受邀,前往柯莱特买手店隔着玻璃观赏尚未上市的 Apple Watch,Jony Ive 与 Marc Newson 陪同——即便如此,Anna 也从未在任何场合公开给过 Apple Watch 半句评价。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现任《Vogue》国际时尚编辑的资深时尚评论家 Suzy Menkes 则在专栏中如此总结 Apple Watch:“没人知道手表藏家会如何评价这款21世纪的数码玩物:它将不断更新下去,而不再是被悉心珍藏,继而传给下一代。”

Vogue.com 美国站上一篇介绍 Jony Ive 如何设计 Apple Watch 的文章中提到,Jony 这么形容他的工作:“有点讽刺意味的是,我想我们的目标是让你感觉,这不是设计出来的。”对此,作者机智地解读为:好设计在于创造市场,创意为王。潜台词就是:设计就没那么重要了。当然康泰纳仕也不至于得罪他们科技界最重要的广告主。《Vogue》美国版2015年3月刊,苹果挥金如土一口气登载了12页广告。《Vogue》美国版一页杂志广告的刊例价是18万美金。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著名腕表博主 Ariel Adams 则认为:“Apple Watch 是形式追随功能的产物,对于真正的设计爱好者来说,还不够好——尤其是长年累月淫浸在高端腕表圈,见多不怪的那些人来说。Apple Watch 完成了自身迎合大众、可定制化的设计目标,但恐怕不会听到欧洲这个奢侈品心脏对于外观设计的任何好话——至少现在如此。”

而在我看来:硅谷自大而激进的“我们(苹果)再一次定义了一切”与钟表谷保守而经典的“没有人拥有过百达翡丽,只不过为下一代保存”这两种观念的冲突会一直持续下去。Apple Watch 冲击之下瑞士名表产业自身一系列奇妙的化学反应也才刚开始。好在这场战争虽然激烈,却不太可能是成王败寇的逻辑。在我看来,“瑞士制表业要完蛋”的言论实在有点井底之蛙的天真。金字塔尖的品牌不会受到影响,而越是接近大众消费的手表,越会注重“智美兼具”。我更关注的不是瑞士制表业如何“智能化”,反倒是苹果等一众硅谷的科技公司能如何“人性化”,Apple Watch 的下一代,在外观设计上是否能有长足的进步。

无论如何,开始关注自己的手腕上要戴什么不戴什么,要搭配哪些装束服饰……屌丝气息浓郁的科技界开始关心起“时不时尚”,总算是踏上月球般的一大进步。

题外话:我的 Apple Watch 购买选择

我个人对购买初代 Apple Watch 的建议和攻略是:

我觉得如果你只是想尝鲜,那选择最低价位(349美元)的 Apple Watch Sport 是明智的。尤其是黑色表壳配黑色表带,整体观感协调,运动风呼之欲出,能在健身房为你赚得眼球。

只可惜我本人并非“运动卦”,铝制外壳配硅胶表带实在不符合我个人品位。所以我只有选 Apple Watch 基本款。基本款挑下来,我会选择 38mm 大小的银色不锈钢表壳,配黑色皮革不锈钢表扣。蝴蝶式表扣加皮革表带,设计是 Apple Watch 官方表带中最出色的一款,金属材质和曲线处理与表壳风格相得益彰;实用性也很强,可以快速打开/闭合,比常见的折叠式表扣更为轻便优雅。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

然后我只有祈祷,苹果不要太快更新 Apple Watch 产品线,能让我这个“苹果表”多装一会儿是一会儿。

如果你想要一块能戴着去任何地方(比如游泳),续航够长又足够美观的手表,Apple Watch 还没准备好。我推荐你按预算去好好看看瑞士名表品牌,真的会有不错的选择,让你的手腕增添优雅的个人风格。

对真正的Geek来说,大量“大牌外观”的爆款山寨表已经登录某宝。高端商务礼品,不要2998,也不要998,只要298,只要298,赶快拿起鼠标订购吧……

手腕上的战争:Apple Watch 与瑞士名表恩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