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个月撬动17家车企 解密腾讯上车5大法宝

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

文 | Origin

2017年11月,腾讯车联推出AI in Car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拉开了腾讯系车载系统“上车”的大幕。一年半的时间内,腾讯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出现在广汽长安吉利等自主品牌的车型上,还与长安共同孵化出了车联网合资公司梧桐车联。

去年下半年,AI in Car升级为TAI智能车载系统,服务车企与消费者的力量同时加强。在这个过程中,腾讯车联收获了17家车企合作伙伴,上车之路更加稳妥。

17个月撬动17家车企 解密腾讯上车5大法宝

腾讯是如何打动众多车企,让他们与腾讯共同分享车载系统这个下一代移动终端的关键入口?随着GTIC2019全球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峰会临近,车东西与本次峰会的嘉宾——腾讯车联总经理刘昕进行了深度交流。他从腾讯车联的产业定位、五大平台能力以及对操作系统、V2X5G等基础技术的布局,讲述了腾讯的“上车之路”。

一、逐鹿下一代智能终端 腾讯定位车企“数字化助手”

刘昕2009年加入腾讯,前后负责多个项目的架构设计和服务优化,打造了微服务开发框架、名字服务、监控服务、数据缓存服务、分布式存储系统、消息中间件、机器学习平台等多项服务,是一名陪腾讯走过移动互联网上半场的老腾讯人。

17个月撬动17家车企 解密腾讯上车5大法宝

▲腾讯车联总经理 刘昕

同时, 刘昕也是一名和汽车产业有深厚连接的人士——他的父母是中国上一代的汽车人,参与了中国汽车从自主研发到合资的历程,经历了汽车电子电气化的兴起兴盛,刘昕也耳濡目染,建立起对汽车产业的全面认知。

去年,伴随着腾讯发力产业互联网的内部结构调整,刘昕上任腾讯车联总经理。刘昕认为,汽车就是下一代的移动互联终端,车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延续。他曾经在AI技术、云平台、终端系统技术架构、场景化应用方面的经验,在车联网领域都有用武之地。

同样,对于腾讯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的技术基础、用户洞察能力或者对用户体验进行打磨的产品方法论,成为这家巨头快速切入车联网应用场景的宝贵经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更多面对的是C端的用户,而在车联网这个领域,腾讯同时需要面对B端客户,解决汽车行业客户的痛点。一方面,汽车产业链条极长,对产业合作的依赖更高;另一方面,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行业又有自己的节奏,对安全性与可靠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一项新技术转变为具体功能落地到产品上的路径更加严谨、漫长。刘昕认为,这是车联网与快速迭代的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不同。

腾讯选择了尊重这种不同,从“把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的既有理念出发,给自己设定了这样的角色——车企转型过程中的“数字化助手”。

刘昕向车东西强调,腾讯的价值理念,是将主导权交给车企。

二、腾讯车联上车五大“法宝”

为了更有效地进入市场,在找准自身在车联网领域定位的同时,腾讯也明确了自身拥有的、能给车企合作伙伴带来新价值的关键能力。 

刘昕向车东西表示,腾讯在车联网的关键能力,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安全能力,以及强大的内容平台,这五大能力相辅相成,构成了腾讯车联网业务快速向前的五台发动机。

在大数据层面,坐拥QQ、微信的腾讯拥有国内最大的用户平台,海量的用户,海量的应用场景,以及伴随而生的海量数据。传统车企的一大痛点在于很难直接触达用户,对用户的了解常常是间接的、滞后的,手中掌握的数据也存在失真或者难以利用的情况。而腾讯则提供了一个直接的渠道,帮助车企连接用户,直接了解用户,帮助车企把他们手中的数据用起来。

与大数据紧紧相依的是云计算,腾讯则依托腾讯云,为车企搭建起提供服务、利用数据的云平台。比如,腾讯通过公有云来为车企提供腾讯生态内或第三方的服务,同时腾讯也帮助车企搭建私有云来管理用户数据、生产数据并部署对应的数据分析框架来挖掘数据应用价值。

在人工智能能力上,腾讯车联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在面对用户的车载场景,腾讯提供的AI能力可以帮助车企实现人车交互的升级——从传统的按键交互,到时下流行的语音交互,再到声纹、人脸、表情、动作、手势等多模态并存的交互。

AI对用户习惯的学习能力,也将使车内的互动体验从“人找服务”转变为基于智能场景驱动的“服务找人”。

17个月撬动17家车企 解密腾讯上车5大法宝

而在面对企业的场景,腾讯则试图将其AI能力与云计算能力结合,帮车企构建起新的数字化能力,实现研发、生产、营销、出行服务等全价值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车联网安全层面,则是腾讯的传统强项。一周前,腾讯的科恩实验室又一次发现了特斯拉在车联网安全上的漏洞并提交后者予以改进。在此之前,科恩实验室已经多次通过车联网连接上的漏洞远程控制特斯拉。这意味着,科恩实验室的丰富经验可以帮助保障用户在车内的信息安全乃至生命安全。

刘昕告诉车东西,腾讯除了专门面向车辆端的科恩实验室,还有六大安全实验室,能够帮车企实现云、管、端协同的安全体系,而不只是在车辆端做工作。

而在内容平台方面,腾讯则拥有完整的内容生态和丰富的版权,这可以让消费者在车内直接触达涵盖游戏、社交、文学、动漫、新闻、电影、音乐、体育的内容消费与服务。对车企来说,这一点常常能转化为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力。

通过腾讯车联,车企可以直接调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安全以及内容方面的能力,同时还能掌握主导权。因此腾讯车联过去两年的车企合作伙伴在迅速扩展,目前已有17家车企加入了腾讯车联的开放生态。

17个月撬动17家车企 解密腾讯上车5大法宝

▲搭载腾讯车联技术方案的长安CS85

三、坚持车载系统开源路线 车联网已布局5G

刘昕告诉车东西,车企与腾讯车联的合作,从时间周期与具体诉求来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从短期来看,车企目前比较重视车上的功能体验,这是车企与腾讯合作的第一阶段——如何打造出一款好的、对用户更有吸引力的车。

而从长期来看,汽车越来越成为一个数据密集型产业,更核心的诉求是如何将产生的数据转化为价值,这是腾讯与车企第二阶段合作的命题——腾讯帮助车企构建车联网的云平台,将海量的数据转化为价值,帮助车企利用大数据进行应用和决策。

刘昕透露,腾讯已经与数个车企就工业智能制造,营销,后市场服务等方面的数据应用展开合作。

当腾讯在车联网领域开疆拓土的时候,百度、阿里也在同一个领域大力拓展合作伙伴。刘昕对此持开放态度,他认为,BAT同时进入车联网的赛道,代表着整个行业的聚焦和关注。而车企和互联网公司的持续投入, 会极大地帮助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以及普及。

他认为,腾讯和阿里、百度在车联网业务上有不同的发展规划和定位,腾讯的“数字化助手”定位有其独特价值。

在BAT车载系统的上车竞赛当中,属于阿里系的斑马网络使用了AliOS作为底层操作系统,有更强的自主性色彩,而腾讯与百度基于Linux或安卓打造车载系统,与开源生态走得更近。

刘昕是腾讯在Linux基金会中的董事,因此参与了开源社区的建设工作,在车载系统的生态上,他也是坚定的开源支持者。他认为,开源的系统通常有更多的团队参与,因此能够更快地引入各种应用与资源,有利于生态的繁荣。而相对封闭的系统在产品与服务的导入周期上都更长。

刘昕称,过去20年软件领域最大的趋势就是开源,IBM微软、Oracle都在拥抱开源。而腾讯支持的Linux生态,也在开发车规级的车载系统AGL。

但刘昕也认为,车载系统的开放生态,与智能手机还是会有所不同。比如, 在智能手机上流行的第三方应用商店,考虑到安全、用户操作体验等问题,不一定是最适合车载系统的。因此在去年腾讯新一代的车载系统TAI中,腾讯选择了用小程序来集成更多的服务。一来无需下载安装,二来有腾讯的安全把关,再者还能通过场景化的引擎自动唤醒,从原来的人找服务向服务找人来过渡。

17个月撬动17家车企 解密腾讯上车5大法宝

▲腾讯车联车载系统UI,采用了卡片式方案

在车联网的一些基础技术——比如去年开始大火的车路协同和5G上,车东西也从刘昕处了解到腾讯一些新的动向。

尽管腾讯没有过多地向外提及,但腾讯已经开展了车路协同的技术研发和商用实验工作。去年,腾讯成立了一个未来网络实验室,由该部门牵头进行智慧高速公路的试点。目前,腾讯的车路协同已经可以做到高速公路的信息感知,能够提供实时精细化道路信息的更新。此外腾讯也在与运营商合作,在不依赖OBU(车载单元)设备的情况下,支持商用终端快速接入。

更远期的,腾讯对5G加大了投入。目前,5G的标准制定工作中,移动带宽的标准基本定义清楚,低延迟和海量连接的标准还在制定过程中。腾讯目前正在5G的标准制定上投入更多资源。腾讯未来网络实验室从去年8月份开始参加5G标准化工作,在几个月时间内,已经成为国际5G标准组织——3GPP 5G需求和网络架构演进方面的重要推动者。

刘昕称,5G在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车载信息娱乐等方面都能提供全面的连接能力,更重要的是,5G打通各个行业之间的数据交互。

目前,腾讯在车联网上秉持的是“应用驱动网络演进”的理念,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功能来促进网络技术的研发。刘昕还认为,随着5G技术的进步,人们还会挖掘出更多5G+车联的创新应用场景。

结语:用开放打动车企的腾讯

在正式走向前装市场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腾讯车联快速开拓着合作伙伴,合作车企从长安、广汽、吉利、东风等自主车企拓展到宝马奔驰奥迪、FCA、现代这样的国外品牌,目前已有17家车企与腾讯车联达成了合作。

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多车企的青睐,腾讯的开放生态与“数字化助手“的定位功不可没。在帮助车企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腾讯很强调赋予车企主导权。

随着汽车行业的四化改革步入深水区,车企不可避免地会和科技企业产生越来越多的交集,双方如何取得一个共识,腾讯与车企的合作模式很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