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在许多方面都有着相似性。近些年,中国电子行业突飞猛进,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的强力打压,而历史上,日本的电子行业也经历过一段类似的时期。

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推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的研究报告《以日本为鉴 , 看中国电子行业未来之路》,通过还原日本电子产业的兴衰史,看中国电子行业的发展方向。

本期内参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原标题:

《 以日本为鉴 , 看中国电子行业未来之路 》

作者: 傅楚雄 等

一、 70-80 年代的日本电子行业

1、中国与日本彼时具有相似的宏观经济背景

经济总量均位于世界第二,GDP 增速放缓,人均 GDP 水平相当。从经济总量上看,1968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 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 GDP 增速上看,中日两国均进入增速放缓期,日本从 1955 至 1973 年保持了近 20 年的高速增长,年均 GDP增速达到 9.25%,1975 年后进入经济转型期,GDP 平均增速降至 4%。

中国从 1991 至 2011 年也维持高速增长,年均 GDP 复合增速达 10.5%,而 2015 年之后 GDP 增速降至 7%及以下,2019年中国 GDP 增速为 6.1%。2019 年中国的人均 GDP 为 10262 美元,综合物价因素,现今中国人均 GDP 应该只相当于 1978 年左右的日本人均 GDP 8822 美元。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日GDP 增速对比(单位:%)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日人均 GDP 对比( 单位:美元)

中日具有相似的经济结构,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基本完成工业进程,城镇化率达到 60%以上。二战后,日本的产业政策以重工业为主,第一产业占比迅速萎缩,第二、三产业占比扩大。1955 年日本三大产业占 GDP 比重为 19.20%、32.70%和 47.00%,1985 年变动为 3.10%、36.30%和 60.70%。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985年中国三大产业占 GDP 比重为 27.93%、42.71%和 29.35%,2019 年变为 7.1%、39.0%、53.9%。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并且第三产业占比大幅提高。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三大产业产值占比变化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国三大产业产值占比变化

中日经历快速城镇化进程,日本城镇化率自二战后快速增长,1945 年为 27.8%,至 1970年达到 70%左右。中国城镇化率自 1980 年以来驶入快车道,1980 年、2019 年分别为 19.4%、60.6%。尽管目前中国城镇化率与 70 年代的日本尚有差距,快速提升的城镇化水平对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日城镇化率对比

旧经济增长模式以投资拉动为主,矛盾 逐渐凸显 , 经济面临转型 。二战后,日本战后以特大企业为中心的新兴产业协调投资主义,让 1955 至 1970 年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但这种以民间设备投资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埋下了产能过剩的种子,并且导致环境的破坏和公害的泛滥,以至于在 70 年代产生了“四大公害”事件。70 年代,日本开始推行产业转型,消除过剩产能,开发节能技术和新能源,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高精尖产品。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日资本形成总额 GDP 中的比重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日人均能耗(千克油当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公吨/人)

同样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很大程度是由投资拉动为主的,本世纪以来,资本形成总额拉动 GDP 所占比例都在 50%左右,实现 20 年的经济增长后,以基建和地产为主导产业的投资型经济结构触碰到高杠杆问题,2015 年中国面临经济增速换挡问题,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的破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使投资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和当初的日本一样,现在中国在大力进行产业转型实行供给侧改革,转向高精尖高科技制造产业。

中日都是全球出口大国,对美贸易顺差占比为 50% 左右。日本二战后经济快速崛起归因于开放的经济政策,日本政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973 年钢铁、汽车、家电等产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日本制造”风靡全球。同样中国自 2001 年加入WTO 以来出口规模快速扩大,2007 年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中国制造”凭借劳动力与成本优势抢占全球市场。同时美国对中国和日本贸易逆差不断上升,其中商品贸易逆差中中国和日本占比最高达到 48%(2015 年)和 56.39%(1991 年)。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日出口规模 ( 单位:亿美元)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美日中贸易差额(单位:百万美元)

2、电子信息产业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

随着两国产业结构的巨变,制造业都为两国的重点发展对象,电子信息产业成为获得产业改革的关注重点。在此期间,日本经济的主角从钢铁和造船业等“厚重长大”的产业转换为半导体等“轻薄短小”产业,其表现为钢铁生产量和原油进口量的减少,以及对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需求的增加。

同时,日本政府“举国体制”政策加持助力电子产业的发展,1976 年开始实行“DRAM 制法革新”国家项目,筹资 720 亿日元,并设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共同组合技术创新行动项目(VLSI),帮助日本企业打造 DRAM 集成电路产业群。此外,为半导体企业提供了高达 16 亿美元的资金,出台了包括税赋减免、低息贷款等资金扶持政策。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半导举国体制发展历程

截至 2019 年底,中国集成电路产值高达 7562.3 亿元,自 2002 年起年复合增速达 21.70%。当前中国也开启了扶持半导体大基金计划,中国政府于 2014 年 9 月成立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CICIIF),简称“大基金”计划,以服务于半导体行业投资和并购,被誉为“新型举国体制”,迄今第二期已开始运转,注册资本金高达 2041.5 亿元。

科创板的设立有益于电子行业的投融资,2020 年 8 月 4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从税收、投融资、人才、市场等多方位,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进行支持。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国集成电路销售额变化(亿元)

3、电子行业都处于黄金发展期

1970-1985 年为日本电子行业的黄金时代。二战期间美国专注于军用电子生产,日本乘机打入美国民用电子市场,根据《日本人电子产业兴衰录》,1970-1985 年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增加了 5 倍,内需增加了 3 倍,出口增加了 11 倍,出口是绝对的行业增长拉动主力。随着日本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的持续上升,根据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统计, 1978 年日本在全球半导体总收入中占比 46%,超过美国占比 30%,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均领跑世界水平。

日本的发展导致美国同类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本土产品市场也遭日本产品挤压,美国对日巨额贸易逆差成为美日贸易战的直接导火索。美日贸易摩擦中对日半导体采取了知识产权委员会限制技术外流、《日美半导体协议》协定最低价格和美国在日本半导体市占率大于 20%、加征关税等措施。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美日电子贸易战过程

中国电子产业黄金时期始于 2007 年,一直持续至今,根本原因在于大陆在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直接原因是苹果系产品对国内消费电子产业链的带动。本轮中美贸易摩擦始于特朗普于 2018 年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关税,关税清单中和电子领域相关的有电容电阻、PCB、半导体设备等关键组件,之后又遭遇了芯片禁运、加征关税等贸易纷争。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美电子贸易战美国对华通信公司措施

二、日本电子行业的崛起与分化历程

1、1950-1970 年代,战后日本电子行业的复苏与发展

从宏观背景看,在美国全力支持下,日本经济全面复苏,尤其是电子行业。二战刚结束时,为防止日本再次发动战争,由美国控制的盟军驻日司令部采取了一系列非军事化政策遏制日本的再工业化。但出于美军实际需要,美国支持日本发展通信和交通行业,大力推动电话电报和广播事业复兴。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战略地位大幅提升,美国将日本视为“战时临时后方”,开始全方位地支持日本经济发展。

在技术上,美国大规模向日本转移先进技术,1950 年转移项目只有 22 个,但仅仅 2 年内,转移的项目就已达到 133 个。在经济上,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采购了大量军用物资,累计高达 10 亿美元。与其同时,战争时期开设的现代化工厂是日后电子行业繁荣发展的温床。在美苏冷战影响下,美国延续了对日支持的经济政策。

从经济数据来看,1950 年日本 GDP 仅为 3.95 万亿日元,到了 1970 年,日本 GDP 已经增长为 73.34 万亿日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5.7%。这一阶段日本经济发展是全方位的,全产业的,并不局限于电子产业,实际上,当时日本的钢铁和造船业也具有显著优势。日本电子产业是战后日本经济复苏的缩影。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战后 GDP (万亿日元)

从产业政策看,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电子行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法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1957 年日本政府制定的《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通过立法扶持电子产业,减少电子产业公司的征税,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用于研发新技术,在技术上紧跟美国,甚至在部分细分领域实现超越。

日本自执行电子振兴法以来,电子工业产值由 1957 年的 1678 亿日元(4.7 亿美元)上升到 1971 年的 33516 亿日元(94.5 亿美元),增长了十几倍,年均复合增长率 23.8%,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电子大国。

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民用电子引领日本电子产业强势复苏。日本这一阶段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民用电子消费产品。由于朝鲜战争,美国电子产业主要生产军用电子产品,1950 年,美国民用电子产值为 15 亿美元,占电子总产业产值的 69.8%。到了 1957 年,美国民用电子产值仅仅增长了 2 亿美元,而占比下滑到了 29.3%。

日本电子企业抓住了美国民用电子市场的空缺。1955-1970 年期间,日本黑白/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吸尘器、收音机等产品基本完成了国内普及,并且大幅对外出口,其中最大的出口地就是美国。以收音机为例,20 世纪 50年代日本生产的半导体收音机曾经风靡全球,被誉为世界“收音机王国”,1958 年半导体收音机产量超 600 万台,居世界首位。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1950 年美国军用、民用电子产值 (亿美元)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1957 年美国军用、民用电子产值 (亿美元)

NEC) (日本电气):NEC 成立于 1898 年,在二战前,NEC 主要从事无线电通信业务,并于 1924 年成立了日本第一家无线电广播公司。在晶体管技术诞生后,NEC 紧抓科技创新,迅速掌握了晶体管制造技术,并应用于无线电设备生产。NEC 生产的电子产品在海外非常受欢迎,公司在上世纪 60 年代开始了全球扩张。

NEC 的成功在于技术跟随与海外扩张。无论是晶体管、集成电路还是个人计算机,其实美国都具有先发优势。但 NEC 公司重视技术跟随,能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同技术,始终保持在技术上不落后,反而能以更好的质量淘汰掉美国产品,这在美日电子产品竞争中建立了巨大优势。同时,NEC 公司也注重海外扩张,在海外建立分公司和工厂,专门负责海外销售业务,为个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NEC 重要经营历程

SONY) (索尼):如今家喻户晓的索尼公司也成立于日本电子产业兴起的浪潮中,1946 年,盛田昭夫成立了索尼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成立初期,索尼的经营并不顺利。直到1954 年,索尼以两万五千美元的低价购买了贝尔实验室的晶体管专利权。1956 年,索尼开发出了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TR-55”。由于晶体管收音机小巧便携,在市场上一举成功。1968 年,索尼开发出“Trinitron”的彩色映射管技术,其画面比起同时代的普通显示器颜色更加鲜艳。

“Trinitron”技术使索尼的电视机在全球热卖。通过购买专利权的方式,索尼掌握了最新的晶体管技术并应用于研发收音机。“Trinitron”彩色映射管技术的基础是液晶显示,液晶显示技术也是美国先发明的。在这两项技术上,索尼都不具有先发优势,但索尼重视技术学习和技术应用,实现了弯道超车。

2、1970-1985 年,日本电子行业的黄金时期

举国体制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日本电子行业快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战后日本经济是漫放式发展,产业发展缺乏重心。当时日本最大产业是钢铁与造船业,但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限制了日本进一步发展“重、大”工业。70 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后,石油价格高涨。资源依赖型重工业成本普遍上升,日本重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日本政府举全国之力将发展重心向技术集中度高的电子产业转移。

从产业政策角度,日本政府实施了《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71-1978 年)和《特定机械情报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1978-1985 年)。日本推动产业转型的效果是显著的。硅是半导体制造的原材料,是电子产业的基石。

1970 年,日本对单晶硅的需求逐年上升,与此同时,日本的石油进口量和粗钢生产量基本停滞,说明新增资金不再投资于钢铁产业等重工业部门。1985 年,日本电子产业贸易顺差 8.92 万亿日元,同年日本整体贸易顺差 10.87 万亿,电子产业贡献了其中的 82%,电子制造业已经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

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导向的日本电子产业迎来黄金时期。1970-1985 年,日本电子产品在海外非常受欢迎,出口额逐年上升。1970 年,出口占日本电子工业产值大约为 25%,到了 1985 年,出口占比接近 60%,出口拉动型的日本电子产业发展迎来了黄金十五年。日本电子产业主要的出口产品集中于两个方面:动态随机存取储存器(DRAM)市场和家用电器市场。

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市场份额可以看出,1975-1985 年美国的市场份额快速下滑,而日本的市场份额快速提高。80 年代初,日本在 DRAM 市场所占的份额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1986 年,日本企业在世界 DRAM 市场所占的份额达到了 80%。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各国家和地区 DRAM 市场份额的变化

在家用电子消费领域,日本电子企业延续了既有优势,以索尼、松下等为代表的黑电企业开始大举进军国际市场,逐步取代美国成为全球黑电产业的领导者,在彩电、VTR(家用录像机)以及后期的消费电子领域也都形成了垄断性的领先优势。以 VTR 为例,VTR 是日本历史上出口额最高的民用电子产品。

在全盛时期,仅 VTR 产品的产值就超过了 2 万亿日元,其中出口额 1.6 万亿日元,出口占比接近 80%。在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出口也是拉动产值增长的重要因素。

日立、东芝、NEC 等企业联合建立“ 共同研究所” ,保持科技竞争力。日本电子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自身的技术创新。实际上,从 1980 年开始,由于日本在电子产业已经威胁到了美国的龙头地位,美国对日本开始采取了限制措施。

日本企业为应对美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于1976 年组建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VLSI)共同研究所,并取得了巨大成效,保持了日本在电子产业的科技竞争力。日本政府也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企业共同研究所。1976年至1980年,日本通商产业省(现经济产业省)用于支持 VLSI 项目研究的补助金支出为 291 亿日元,占同期通产省补助金总支出的 49.2%。

共同研究所涵盖了当时日本国内最优秀的电子企业,包括日立、富士通、东芝、三菱、日本电气。这些企业组建了联合实验室,打破了企业界限,合力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共同研究所的推动下,日本的技术创新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以 DRAM 市场为例,64 KB 时代的日立制作所、256 KB 时代的日本电气(NEC)以及 1MB 时代的东芝,最大供应商的地位一直都被日本企业占据。

3、1985-2000 年,贸易摩擦背景下日本电子行业的内需拉动式增长

日美贸易摩擦,日元大幅升值,90 年代日本经济基本停滞。20 世纪 70 年代到 80 年代上半期,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全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日本逐步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对美出口进一步扩大。到了 1985 年,日本对美贸易顺差达到历史最大值,为 93693.35 亿日元。

1986 年,日本对美出口占日本总出口的 38.4%。由于日美贸易的长期逆差,美国对日政策由扶持转为遏制。1985 年,日美签订“广场协议”,其主旨就是“推高日元,贬值美元”以此来缓解美国的贸易逆差。日元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升值,日本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丧失,导致以出口为导向的日本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日本经济在 90 年代基本陷入停滞。

美对日发起反倾销诉讼,日本半导体份额被抢占。1985 年,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发起了低价倾销诉讼。1986 年,日美签订了《日美半导体协议》,该协议限制了日本电子产品在美国的销售价格和市场份额,同时要求日本开放 20%国内市场给美国电子产品。

1987 年,美国政府以日本未遵守协议为由,对日本部分电子产品征收了 100%报复性关税。1991 年,日美续签了五年期的新半导体协议。这一系列限制性措施使得美国半导体企业的竞争力有所恢复,韩国半导体产品异军突起。日本半导体的市场份额在 1986 年后停止增长,在 1990 年后,其市场份额迅速被韩国、中国台湾抢占。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对美贸易顺差及出口占比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汇率与日本 GDP

日本电子产品出口困难,家用消费电子领域优势不在。1985 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 10 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 5%以上,日币升值导致日本电子产品在国外市场价格上升,失去了价格竞争力,直接打击了出口。在计算机市场,在 1985-1990 年间日本计算机出口增速明显下滑,1990 年后甚至出现了出口额减少的情况。在无线通信设备市场,在 1985 年后日本无线通信设备出口基本不再增长。而在日本具有传统优势的家用消费电子领域,VTR 产品的出口额骤减,在 1985 年前后形成了“倒 V 型”。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计算机产值、进出口情况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无线通信设备产值、进出口情况

采用独立标准,脱离全球产业链,保护本国市场。日本采取了与国际标准不同的产品设计标准,变向保护了本国市场,却脱离了全球产业链。在国际分工合作的趋势下,日本丧失了自己的角色,无法参与到国际合作中。在计算机方面,日文处理成为海外品牌计算机进入日本的障碍。1982 年日本电气 NEC 发布的 PC-9800 将汉字做为一种硬件进行了加载,这与国际通用模式难以兼容。

即使 1990 年,IBM 推出了兼容日文的 DOS/V 规格,但日本电子产业仍然固守自己的标准。在通信设备方面,日本在架设 2G 网络时没有采用国际通用的 GSM 规格,而是研发了特有的 PDC 规格。这使得 90 年代国外手机厂商无法走进日本,日本手机厂商也很难打开国外市场。因此,日本手机厂商偏安一隅,缺乏竞争和创新意识。在进入 21 世界后,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日本手机彻底失去了竞争力,手机产值在 2003 年后逐渐下跌。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手机产值历史变化情况

固守纵向联合型经营理念,日本电子企业隐忧重重。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后半期开始,世界电子产业出现了设计和制造分工的经营模式。日本企业却对这种分工方式抱有抵抗心理,固执地坚持纵向联合和独立经营。从大型机向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转变是促成设计制造相分离的水平分工模式的一大原因。在大型机时代,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计算机的设计和生产能够保障大型机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但到了个人计算机时代,产品更新换代更频繁,用户对使用寿命的要求降低,对性能的要求提高。硬件、软件、处理器、操作系统可以来自不同的公司。日本电子产业没有顺应这一趋势。日本企业既没有转型成像苹果这样“设计为主”的品牌终端,又没有出现有竞争力的代工厂。过时的纵向经营模式使得日本电子企业创新乏力,难以推出具有革命性的新产品。当国外厂商推出智能手机、个人笔记本电脑后,日本产品在国内也失去了竞争力。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纵向联合与水平分工

4、2000 年以后,日本电子行业整体衰落伴随实力分化

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电子产业走向衰落。1995-2001 年,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互联网投机泡沫,大量资本涌入互联网科技公司,造成股价虚高。电子产业也受到了影响。费城半导体指数是全球半导体景气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反应了全球电子行业的兴衰,日本 TOPIX 电气指数是日本电子行业的代表性指标。半导体指数在 1999 年迅速爬升,在 2000年达到峰值,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半导体指数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大幅下滑

互联网泡沫破灭重创日本电子产业。2000 年,日本电子产业占日本总 GDP 的 5%,到 2018年该比例下降至 2.2%。受电子产业衰落影响,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尤其是 2006 年后,随着智能设备的出现,日本电子产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连带导致日本经济下滑。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电子产业与日本经济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电子产业占总 GDP 比重

日本政府投入大量科研资金,但基础研究无法转化为经济效益。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研究,试图挽救低迷的经济。2000 年后,日本政府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预算资金不低于 4 万万亿日元。如此高额的投入,却无法挽救走向衰落的日本电子产业。对于商业世界来说,没有市场化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

日本电子产业注重基础研究,在转型期也投入不少的研发经费,但始终无法获得成功,原因就在于无法将技术变为产品,将产品塑造成模式。日本无法将基础研究通过商业创新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其内需市场的消费能力有限,无法提供一个可以试验新商业模式的环境。另一方面,日本长期的科研注重技术创新,而缺乏对技术应用的重视。大量工程师、科学家都致力于基础研究,而缺乏与产业界的交流。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科技预算投入(万亿日元)

传统经营理念根深蒂固,业务分离不彻底。进入 20 世纪后,面临威胁的日本电子产业寻求转型。2002 年,NEC 将半导体业务独立出来成为子公司。2003 年,日立和三菱的半导体业务部门合并,成立瑞萨科技。在半导体成为独立部门之初,企业都计划将其转型为水平分工模式,即工厂单独分离成代工企业,但这一设想在新公司成立的时候就被管理者否决了,理由是工厂独立将丧失“制造”优势。

从 2013 年,半导体销售额前四家公司的经营类型可以看到,英特尔与三星是设计与制造兼具的公司,但其制造部门是独立的工厂。而台积电和高通分别是典型的代工企业和设计企业。因此,无论是独立成代工企业或者转型为设计型企业,日本电子产业都能够找到出路。但日本企业传统的“制造为上”的经营思路限制了其企业转型。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2013 年主要厂商半导体销售额

日本电子产业整体衰落,部分细分市场保持优势。日本电子产业在 2000 年后经历了两次较为明显的衰落。第一次是在2000-2002 年,由于互联网泡沫破裂导致的电子行业整体产值下滑。第二次是在 2006 年后,随着智能设备的出现,日本部分电子消费产品被淘汰出市场。

以视频设备为例,2007 年,日本出口视频设备 1.6 万亿日元,仅仅两年后,视频设备出口额就下滑至 0.9 万亿日元。在集成电路市场,日本的出口额也出现了大幅下滑。日本电子产业开始分化,向细分市场发展,在电子应用设备和连接部件市场,日本产品仍具有优势,其出口额在稳步缓慢上升。虽然日本电子行业整体衰落,但 2010 年后,日本电子产业逐渐找到了自己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在零部件和材料市场方面逐渐确立了优势。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电子产业细分市场出口额(百万日元)

日本电子产业在电子元件、材料和精密设备市场实力 强劲 。现如今,虽然日本电子产业已没有在巅峰时的盛况,但日本企业对质量和可靠性的追求,使其在电子元件、材料和精密设备市场仍具有强劲实力。在电子元件领域,日本厂商在多层陶瓷电容器、电阻和电感市场都有绝对优势。在材料领域,日本在半导体原材料方面具备技术优势,日本生产的半导体基础材料纯度高、质量可靠。在精密设备市场,日本在多个关键环节具有近乎垄断的地位。日本电子产业在这三个的市场份额都具有较大优势。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2016 年日本厂商电子元件市场份额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2017 年日本厂商半导体材料市场份额

三、日本电子行业演进的启示

1、美日贸易摩擦对行业发展有长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客观说美日贸易摩擦对日本电子行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使得日本电子终端产品出口受到了较大抑制,另一方面对于日本电子产业向上游零部件、材料领域转移起到了加速作用。美国通过限制本国技术外流、要求日本放开国内市场、加征关税、逼迫日元升值等手段,使得日本电子产品失去了价格优势,造成过去以终端产品出口为主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从1985 年起,日本电视机、VTR 出口大幅下滑。终端产品市场逐渐被韩国、中国台湾企业所占据。这种情况客观上倒逼了日本电子产业从低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制造向上游零部件、材料领域转移。1985 以后日本电子产业中零部件所占比例快速提升,从 1985 年的约 30%提高至 2000年的 65%左右,到 2013 年占比接近 80%。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电视机和录像机(VTR )的出口额及日元汇率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电子产业中零部件占比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美日贸易摩擦对日本电子产业的衰落与分化不是决定性的。

首先,美日贸易摩擦的时间跨度集中在 1985-1991 年间,同期虽然日本终端电子产品的出口受到了较大抑制,但日本电子行业总体上还是处于上升通道,行业产值从 1985 年的 17 万亿日本提高到 1991 年的 24 万亿日元,2000 年达到 26 万亿日元。其中内需增长贡献主要力量,但出口总体上也有提升。

从技术水平的提高、新产品的推出、企业的国际化等角度,日本的电子行业在上世纪 90 年代都有大幅的提高。一些生产基地转移到了海外,这也是 90 年代后期日本电子产业产值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日本电子产业真正衰落主要还是 2000 年以后开始的。

其次,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看,贸易摩擦后日本电子产业的演进规律是从终端产品向上游核心零部件以及设备的进化,其本质上是从低端低毛利产品到高端高毛利进化的过程,日美贸易摩擦虽然具有加速作用,但不是这一进化的根本原因。从一国产业发展规律来看,日本电子制造业的这一升级并不是遭受了贸易摩擦的日本一国独有的专利,即便是美国电子产业也是向着附加值不断提高方向演进的,只是因为贸易摩擦的影响使得日本电子制造业在 1985 年就开始被迫需要升级。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电子产业的产值、内需及贸易情况

2、能否把握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潮流或是关键

电子行业是科技行业的基础与重要分支,科技行业的基本特征是依赖于创新建立壁垒,从而在竞争中取得先机。创新又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纵观全球电子行业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目前在电子行业领先的国家无不是在创新方面把握住了机遇。美国在全球电子行业的垄断地位本质上源于其对技术发展潮流的引领,从晶体管的发明,到计算机的诞生,再到后来互联网革命与智能手机兴起,美国一直都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即便是科学技术水平全球领先的美国公司,其研发支出/营业收入并未随着行业技术日趋成熟而下降。模式创新同样会颠覆市场的格局,韩国、中国台湾电子行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迅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是把握了电子行业全球产业链分工的机遇,采取了水平分工的模式,从制造环节为切入点,逐渐建立起行业的领先地位。

日本电子产业衰落与分化深层次原因是没有把握产业创新趋势。

一方面,日本没有抓住科技创新的趋势。在 1985 年之前大型机时代,日本电子制造业处于鼎盛时期,当时日本 DRAM 半导体的全球市占率接近 70%。日美半导体贸易摩擦在 1991年以签订《新半导体保证协议》结束,新条款当中对日本 DRAM 的最低价格决定者已经从美国变更为日本,由日本厂商参考全球 DRAM 平均价格自行决定最低售价,相比由美国决定最低售价已经宽松很多。

但是在之后日本没有把握住个人电脑兴起的趋势,仍然沿用大型机时代半导体极致追求可靠性与寿命的做法,而在成本方面逐渐丧失优势,而这与个人计算机对半导体寿命要求降低、对成本更为关注相背离,日本 DRMA 半导体份额逐渐下滑,1992 年被韩国超越。而从 2000 年互联网 1.0 时代开始日本更逐渐与行业最新潮流脱钩,日本产业界在很长时间内对互联网甚至表现出不屑的态度,以至于持续错过了互联网 1.0 以及 2.0 时代。

苹果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替代了很多传统的电子产品,如闹钟、手表、相机、游戏机、导航仪、摄像机、CD、DVD、录音笔、电子词典等,而这些都是日本电子产业的优势领域,苹果完成了对日本电子产品的降维打击。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美股科技行业长期保持较高的研发费率长期较高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DRAM 行业市场格局

另一方面,忽视产业内水平分工的模式创新是日本电子企业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上世纪 80 年代,电子行业出现了几种新的分工模式,包括 IDM 模式、Fabless 模式和 Foundary模式。设计与制造的分工逐渐盛行,自身没有工厂的 Fabless 设计公司和专门提供半导体生产服务的代工企业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慢慢地发展了起来。

这种分工的好处是使得设计公司可以避免大规模的工厂投资,将更多精力聚焦在芯片设计方面,而代工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在生产方面降低成本。日本的半导体企业则没有采用这种设计和制造分工的方式,仍然坚持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这样做的结果是当销售额减少的时候,由于前期的巨额投资,折旧费用依然庞大,导致企业利润承压,对后续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半导体芯片行业的运作模式

3、举国体制是实现追赶的有效方式

举国体制是实现电子行业追赶的有效模式。日本电子行业起步并不高,1950 年之前日本电子产业非常弱小,只是借着美国在战后的支持从收音机开始做起。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收音机出口开始快速增长,但是让索尼引以为傲的晶体管收音机的核心晶体管技术也是从美国购买的。在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电子行业发展,将之作为国家重点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行业发展,使得日本电子产业在较短时间内由无到有,由弱到强。

1957 年日本政府制定的《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法》,通过立法扶持电子产业,减少电子产业公司的征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技术。1963 年,日本政府要求 NEC 将获得的半导体技术与其他企业分享,由此三菱等企业也开始进入半导体产业。1971 年颁布《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强化了发展以半导体为核心的电子产业的力度。

1976 年组建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划(VLSI)共同研究所,共同研究所涵盖了当时日本国内最优秀的电子企业,包括日立、富士通、东芝、三菱、日本电气。这些企业组建了联合实验室,打破了企业界限,合力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共同研究所的推动下,日本的技术创新一直领先于其他国家。1976 年启动“DRAM 制法革新”国家项目。1989 年制定了投资 160 亿日元的“硅类高分子材料研究开发基本计划”,为后来日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先优势奠定了基础。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电子产业主要政策

保持技术与市场开放,融入全球体系对行业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国内 双 循环为主的背景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根据《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日本第二代手机曾在“锁国”状态下繁荣发展。彼时,手机具有多种通信技术规格,从全球范围看,GSM 是主导,2G 技术中80%都采用 GSM 规格。但是,日本却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规格 PDC。独特的技术规格使国外的手机厂商无法进入日本,日本的手机厂商也很难打开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日本手机厂家的生存环境还是十分安逸。

因为当时正值日本实际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且日本人口众多,所以仅凭国内市场日本的手机厂家也衣食无忧。但是,日本的移动产业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十分微弱。第三代手机之后,日本市场也开始采用国际规格,原本封闭的市场开放了。这之后,以美国苹果手机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进口量从 2005 年左右开始不断增多,导致无限通信设备的进口额激增,但是出口依然微乎其微,最终导致无限通信设备的贸易赤字在 2013 年左右超过了 2 万亿日元。同期,日本国内无线通信设备的产值快速下降。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无线通信设备的产值、出口及进口额

4、产业周期是决定股票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

从日本经验看,产业周期是决定股票市场表现的核心因素。1970-1990 年期间,日本电子产业产值一直保持较快增长,同期代表电子行业的东京证交所 TOPIX 电器指数也一路上扬,涨幅达到 760%。1990-2000 年间,产业周期总体向上,但出现一些起伏,股市也随之出现震荡上扬的走势。2000 年以后,产业周期回落,电子产业产值从 26 亿元回落至 2013 年的约 12亿元,降幅超过一半,TOPIX 电器指数也从 2000 年的高点 3371 点回落至 2012 年底的 1053点,降幅达到 69%。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电子行业市场表现与产业周期

从 1970 年以来日本实际利率、日元汇率与 TOPIX 电器指数的走势看,电子产业股市表现与利率、汇率等宏观因子直接关系较弱。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电子行业市场表现与实际利率无明显相关性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日本电子行业市场表现与汇率无明显相关性

从估值水平看,随着产业周期回落以及行业由成长趋于成熟,2000 年以来日本电子行业长期估值中枢呈下降趋势。1993 年以来,日本电子行业三年复合增速虽然有所变动,但长期处于下降通道,行业长期增速下滑也使得市场对电子行业的估值溢价有所回落,东京证交所TOPIX 指数的市盈率呈下降态势。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东京证交所 TOPIX 电器指数 PE 呈下降趋势

四、中国电子行业崛起之路

1、当前的中国电子行业与 70-80 年代的日本有何不同

中国电子产业全球竞争力尚不及彼时的日本。日本遭遇与美贸易摩擦时,日本的电子产业已经崛起,电子龙头企业索尼、东芝、松下等,都在全球享誉盛名。1985 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中有五家都来自日本,其中 NEC(第一)、日立(第四)、东芝(第五)、富士康(第六)、三菱机电(第十)。并且日本国内有完整的纵向产业链,无需依赖美国的电子产业。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商营收排名(单位:)

中国电子产业仍处于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中。2019 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企业仍然被国外企业所占据。国内电子行业链仍不够完备,在半导体设备、材料、代工等方面存在诸多卡脖子环节。中国目前重要的 ICT 企业华为、中兴、中芯国际等,以及创新能力衰弱的联想等知名企业,与日本当时龙头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2019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市占率

日本对外依存度高,中国具有本土市场优势。日本的电子产业从一开始就是由美国一手扶持起来的,1950 年以来日本对外依存程度一直在不断上升,1985 年日本电子制造业的出口金额占到了行业总产值的 56%。1985 年日本与美国的贸易冲突激化后,转向发展国内市场,然而日本本土市场狭小且受国外低价产品冲击,只能转而发展更上游的元器件、材料和设备,总产值受到一定限制,到 2013 年日本电子行业呈现贸易赤字状态。

相反,中国国内市场巨大,自 2008 年金融危机后我国电子制造业的出口比重一路下滑,当前中国出口金额占行业总产值仅为 40%左右,并且在持续下降。造成中国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出口总额多年来没有上升,其中生产总额从 2008 年来增幅接近 300%,而出口总额增幅只有 40%。中国旺盛的本土需求对电子产业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比如 2018 年我国智能手机本土品牌华为、OPPO、小米等在全球市占率达到 40%,其中中国市占率达 80%。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2018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市占率

日本长期坚守纵向一体化生产机制,中国充分融入全球水平分工的产业链。1951 年日本政府宣布“解散财阀”工作结束后,战前各大旧财阀复苏,并开始竞争。为尽量在新兴行业占据一席之地,财阀集团狂热投资电子产业等科技产业,促成了日本大而全的高科技产业链,但其为了制裁对手只允许集团成员负责所有技术和配件,坚持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模式(IDM),并且在国家层面上,日本通产省提倡企业联合体,将几大龙头企业成立了“超 LSI 技术研究组合”,到 80 年代日本就具有了半导体制造装备产业链的 70%。另外,日本也忽略地理上的水平分工,主张“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必须属于同一个地区同一个企业”。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A 股电子产业链部分核心供应商

中国充分融入了全球化水平分工的产业模式,从组装和代工开始中国出现了富士康、闻泰科技和立讯精密等为全球领先的成品组装和代工企业,随后围绕 iPhone 发展出了成熟的配套零部件企业,如歌尔股份、信维通信、欧菲光、蓝思科技和舜宇光学等,目前正在突破高端元件和新材料环节,如以华为海思为代表的半导体设计商持续突破关键芯片,光学领域的反射膜、偏光片和电磁屏蔽膜已实现进口替代。从对外贸易来看,当时日本的出口额是进口额的接近 5倍,而中国仍不断从外国进口大量集成电路成品,如果说日本是全球电子产业的“供给者”,那中国就是“参与者”。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日集成电路进出口金额(单位:亿美元)

2、国产替代是国内电子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日本受反倾销影响大,中国主要受制于出口禁运。由于日本的电子制造业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对外依存程度很高,其产业结构导致了其必然将受限于反倾销调查,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控制手段也是围绕反倾销和最低价格协定等控制其出口,但日本厂商并不依美国的半导体元部件。而中国电子行业受制要点是高端材料、设备及芯片的禁运,从华为、中兴和晋华事件来看,禁运对中国电子企业影响较大。

美对华科技战再升级,瞄准产业链薄弱环节。美国已高密度发动数起对中国科技类企业的制裁的案件,主要针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及大力发展的高科技领域,强行推动中美科技脱钩。2019 年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华为、海思仍然发展良好。

因此,美国在 2020 年以来进一步加大对华为的制裁力度,科技战继续升级:2020 年 5 月美国加大对华为制裁力度,对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 EDA 软件、半导体设备及相关的芯片代工厂等领域进行了精准打击,在美国的压力下,台积电宣布于 9 月 14 日之后不再向华为供货;2020 年 6 月,美国美国国防部决定将包括华为、海康威视等 20 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为“中国军方拥有、控制或有联系”的公司清单;2020 年 7 月,美国宣布将欧菲光等 11 家公司纳入“实体清单”,进一步针对中国存在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的企业施加威胁。

2020 年 8 月 17 日,美国商务部、国务院官网分别就华为事件进行了更新:进一步收紧了对华为获取美国技术的限制;修改了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在新订规则下,华为作为“买方”、“中间收货人”等方式参与第三方芯片设计公司的交易,均需要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同时,美国将华为在 21 个国家/地区中的 38 个华为子公司全部列入“实体清单”,子公司将可能陷入由于元器件断供导致的研发停滞的困境。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近两年美国高密度发起对中国科技类企业的制裁及政策

底线思维要求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目前我国的电子技术是基于全球化分工下发展起来的,许多关键技术均以成品形态购于外国,且我国开启科技进步的时期比国外晚,导致我国的技术都是从世界已有技术基础加以发展的,缺少基础研究和基础部件。这样的发展模式使我国陷入关键环节缺失的状态,一旦缺少国外核心技术和部件的提供,整个产业链就难以继续运转。尽管我国没有必要在全球化分工的现状下完全掌握整个产业链技术,但为了防止科学技术政治化的情况下,关键技术会危及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有必要在关键环节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自由可控。

3、实现基础研究和底层创新的突破,才能赢取下一个时代

全球的半导体霸权仍掌握在美国和日本手中,我国尚有三大基础技术短板。2019 年全球前五大半导体设备商中有三家为美国企业,而另外两家日本的东京电子和荷兰的阿斯麦都受美国把控,而设备这类“一代技术、一代工艺、一代产品”的性质使后进者难以超越。EDA 软件是芯片设计环节的核心,具有仿真功能,可大大减少芯片设计的成本,其 IP 库存储有各类标准化模板,需要完整匹配于设计商、代工厂、PDK 等,持续使用旧版本或即使完成了新 EDA软件的开发都难以应用于生产中。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2019 年全球设备贡商前十名

目前我国芯片设计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国最大的 EDA 软件厂商华大九天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仅为 1%,美国三大厂商 Synopsys、Cadence 和 Mentor Graphics(2016 年被西门子收购)占据了全球 80%以上的市场。一旦 EDA 软件受限,我国再先进的芯片设计技术都没有用武之地。至于更上游的半导体材料制备,一方面需要高标准的基础科学仪器,另一方面还需要实验室到生产车间的工艺积累,这些都需要长期的专注投入。

由于材料对产品效果的影响极大,几万美金的材料足以影响数十亿美金的生产线产品,因此制造商们在选择材料时往往也只会选择高水平认证、长期合作的企业。2019 年,日本企业在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中所占份额达到 66%,在占据产值三分之二的核心材料硅片、光刻机、电子特气和掩膜胶中领域,日本全部占有 70%的份额,这是我国在短时间内难以超越的。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Synopsys 软件示意图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光刻机示意图

基础技术研发是我国电子科技突破口。从1703年的二进制建立到如今的机器语言,从1874年布劳恩整流效应到现在的晶体管应用,还有基于等离子物理的刻蚀机,我们可以看出基础技术是长期电子科技进步的根源。电子科技强国无一例外都将基础技术视为掌上明珠,美国从1957 年就对大学基础学科进行财政支持,目前有 7 所位列全球物理学科前十,有 5 所位列全球材料学科前十,有 6 所位列全球数学学科前十。

美国还通过超级项目支持各类技术落地应用,1968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给大学基础研究经费 2 亿美金,到 2018 年该项经费已经高达 42亿美元,在该项目中获得奖学金的研究生已诞生了 42 名诺贝尔奖得主。1958 年 NASA 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和航天飞机工程使大量尖端技术找到用武之地,其中包括有光刻机零件、晶体管显像等。

还有日本在美日电子贸易战中选择进军高精尖材料,最终成为材料霸主的过程中,过去 30 年内三大自然科学领域共计斩获 16 个诺贝尔奖,其中有 6 个为化学诺贝尔奖。2018 年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经费比例仅为 5%,远少于美国的 17%和日本的 12%,我国试验发展经费占比却达到了 84%,我们认为通过基础研究向下发展取代国产替代向上突破才是发展电子科技的良方。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国与其他国家研发经费对比

4、长期看,电子行业估值或渐进式向成熟市场靠拢

我国电子行业仍处于成长阶段,相对于沪深 300 以及国外成熟市场电子行业享有一定估值溢价。从行业估值溢价角度,将电子板块与沪深 300 的滚动市盈率(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进行比较,2010 年以来电子行业估值溢价总体呈回落的态势,过去十年电子行业估值溢价中位数为 260%,过去三年电子行业估值溢价中位数下降至 175%。2019 年以来随着科技股走强,电子行业溢价水平有所扩大,2019 年初溢价水平为 108%,截至 2020 年 12 月 17 日,电子行业溢价水平为 214%,溢价水平扩大约 1 倍。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申万电子行业与沪深 300 估值比较(PE 整体法:剔除负值)

与成熟市场相比,国内电子行业也享有一定估值溢价。2010 年以来费城半导体指数 PE 中位数为 21.3 倍,申万电子行业指数 PE 中位数为 44.9,溢价 109%。过去三年费城半导体指数PE 中位数为 20.3 倍,申万电子行业指数 PE 中位数为 35.4,溢价 74%。总体而言,国内电子行业估值相较于成熟市场溢价有所收敛。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申万电子行业与 费城半导体指数 PE

随着国内电子行业增速逐渐下降,我们认为电子行业估值将渐进式向成熟市场靠拢。随着国内电子行业规模增长,部分龙头企业已经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未来想要保持过去的增速难度更大,同时考虑到国内整体经济增速换挡,电子行业增速也将由过去高速增长逐步回落,与之相匹配,电子行业估值长期看也将渐进式向成熟市场靠拢。

揭秘日本电子行业的兴衰!历史惊人相似,中国能学到什么?| 智东西内参

▲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累计同比

智东西认为, 中国电子产业和日本80-90年代的情况十分相似,并且都经历了和美国的摩擦。但是,我国的很多情况和日本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中国有着很大的国内市场,并且现阶段已经完全融入了全球产业链之中。未来,随着国内相关产业的加速转型,中国电子产业势必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