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停战协议失效,谷歌与微软再开战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译 | 贞逸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7月1日消息,近日据Dina Bass和Nico Grant报道,微软和谷歌决定放弃六年的停战协议,重新开始正面对抗,但该行为可能导致双方公司受到更多的反垄断审查。

根据在2015年,谷歌和微软达成和解并签署了协议,全面结束双方旷日持久的关于智能手机和视频游戏机系统的诉讼官司,撤回了在美国和德国的约20起诉讼。这一协议使得双方增加了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减少了接受反垄断调查的可能性。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协议已于今年4月中旬到期,而且两家公司都决定不再续签。

一、协议的破裂在到期前已初见端倪

两家公司曾就出售搜索广告的技术问题上进行过协商,也在一项迫使谷歌向新闻出版商支付内容费用的提议中公开争论过。但之后,根据了解双方公司的知情人士透露,微软和谷歌两家公司都不愿意延长或者续订协议。

两家公司紧张状态迹象的开始可以追溯到两年多以前,当时微软向谷歌抗议,称谷歌搜索广告管理平台Search Ads 360,没有能更新功能来支持微软的搜索引擎Bing。这意味着潜在广告商购买谷歌广告的意愿会大于购买微软广告的意愿。根据微软广告副总裁Rik van der Kooi估计,谷歌的这个举动会让微软每年损失数亿美元的广告收入,并且也会影响使用了Bing技术的Yahoo和DuckDuckGo搜索引擎的正常使用。

六年停战协议失效,谷歌与微软再开战

二、微软曾借言论自由和反垄断问题向谷歌开火

在协议到期之前,微软就已经开始对谷歌的数字广告限制感到不满。今年早些时候,微软公开诉讼谷歌拒绝遵守澳大利亚一项计划中的法律,该法律迫使谷歌为其网站和应用程序中的内容,向澳大利亚的新闻出版商支付费用。微软表示,谷歌的拒绝行为显示了抗拒的态度,而且在之前的广告诉讼中表现的也相当冷淡。

微软还认为,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的持续恶化正在阻碍自由言论的发展。谷歌和澳大利亚的冲突就发生在一月份美国国会暴动的几周后,微软的史密斯(Smith)认为两件事情具有关联性,并在今年三月在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就此事作证。

除了言论自由的问题,微软还认为谷歌的行为凸显了全球反垄断监管的弱点。谷歌目前正与美国司法部(U.S. Justice Department)和一些州(a group of states)有关滥用垄断权力的指控作斗争。在欧洲,谷歌面临着对其广告技术的全面调查。这些能够削弱谷歌的新法规或法律都可能让微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获得优势。

三、停火结束,双方紧张局势再升级

在本月初,美国立法者(U.S. legislators)提出了几项旨在限制大型科技公司(例如:谷歌、脸书、苹果和亚马逊)的主导地位和市场影响力的法案。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司法部正在加快对谷歌广告市场行为的调查。

到目前为止,微软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不受美国审查的影响,并且不必参加国会听证会。与此同时,谷歌对被微软言论攻击感到失望。高级副总裁肯特·沃克(Kent Walker)指责他的对手是“赤裸裸的企业机会主义”,他在今年三月的一篇博客中写道:“微软正在重操旧业,攻击竞争对手,向社会游说并制定有利于微软利益的法规”。

六年停战协议失效,谷歌与微软再开战

四、谷歌以网络安全问题和阻碍微软收购进行反击

谷歌的沃克(Walker)在本月的另一篇博客中警告用户,过度使用同一家供应商的软件会使消费者面临更多被黑客攻击的风险。“正如我们在SolarWinds和Microsoft Exchange攻击中看到的那样,专有系统(proprietary systems)、互操作性限制(restrictions on interoperability)和数据迁移(data portability)会放大网络的脆弱性,导致更多的黑客攻击风险。”

谷歌还可能通过阻碍收购来打击微软。到目前为止,微软的大型收购,比如对LinkedIn和GitHub的收购,以及对视频游戏工作室的收购,进度都比较顺利。但谷歌可以选择插手微软的其他收购项目,比如微软以200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公司Nuance,该公司旨在加强微软在医疗、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但这些也是谷歌擅长的主要领域。

结语:谷歌和微软的战争硝烟再起

谷歌和微软的争端来源已久,此次的停火协议失效在两年前已经隐隐有迹象。在停火协议之后,双方公司将更有可能就公司利益爆发更严重的对抗,这在监管机构加强审查之际,可能会给市场留下不好的印象。

目前谷歌在全球正面临着着更多的调查,而微软暂时尚未受到反垄断的调查。市场对双方停火协议结束后的表现有着更多的期待。

科技巨头的垄断和反垄断问题始终是科技产业绕不开的话题,科技巨头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的确也需要得到应有的合理管制。而监管机构该如何把握这个“度”,也显得尤为关键。

来源:Bloomberg、Financial Times和Arstechn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