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话华为鸿蒙OS设计师:为什么要万物“卡片化”,2亿用户后的路怎么走?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7月14日消息,近日华为与少数业内媒体针对HarmonyOS的UX设计进行了深入交流,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副总裁、UX设计部部长毛玉敏和HarmonyOS的设计师们分享了HarmonyOS设计背后的理念和细节故事。

在沟通会结尾,毛玉敏提到,目前HarmonyOS用户数量已经达到3000万,下半年华为力求实现2亿存量设备全部升级鸿蒙。

深度对话华为鸿蒙OS设计师:为什么要万物“卡片化”,2亿用户后的路怎么走?

▲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副总裁、UX设计部部长毛玉敏

一、不同设备“统一语言”要从系统架构开始设计

毛玉敏在开场时就特别提到了HarmonyOS的系统架构设计,在她看来,操作系统的架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要考虑系统如何在不同设备上去呈现。

HarmonyOS这次采用了全场景统一设计架构,能够在不同终端设备上呈现一致的设计语言。

深度对话华为鸿蒙OS设计师:为什么要万物“卡片化”,2亿用户后的路怎么走?

在HarmonyOS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随处可见的“卡片”服务。毛玉敏说,HarmonyOS定义了全新的应用开发模式,也就是基于卡片的开发模式。华为将每一个应用抽象成不同能力、功能的组合。

这样既方便应用的开发,也方便用户能够直达服务,“用户一下子就能够得到你需要的功能和服务。”

她补充道,HarmonyOS是面向全场景、多设备的一个新的操作系统,传统的控制中心是单一设备的,比如手机、平板,而现在HarmonyOS是全场景、多设备的,所以华为也全新设计了控制中心,增加了超级终端、IoT设备控制等模块。

深度对话华为鸿蒙OS设计师:为什么要万物“卡片化”,2亿用户后的路怎么走?

毛玉敏说,其实他们的设计团队早在2019年5月就已经开始做全新的HarmonyOS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历时差不多两年。

二、一个“上滑”操作都要死磕做实验寻找“最佳值”

HarmonyOS中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功能,就是用户在桌面上APP做一个上滑的动作可以展开万能卡片,这个动作非常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桌面上滑,但华为HarmonyOS设计师说,其实这背后的研发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就比如什么叫“上滑”,怎么做“顶部上滑”?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华为通过“人因研究”进行分析。

比如在研究一个滑动手势轨迹的时候,他们发现最关键的指标有三个:滑动的角度、滑动的速度(快/慢)、滑动的距离,这三个指标对一次滑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能清晰的识别出来这次滑动是怎样的滑动,能够更好的识别用户的手势意图。

通过数据分析,华为找到了用户手指容易触发的区域和困难触发的区域,针对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触发动作规则,从而让体验更流畅。

另外在动效速度的设置方面,华为也通过大量实验,找到了适合眼睛捕捉的动效。通过将帧间距控制在合适范围,确认出一个“舒适区”,确保动效转场可以更流畅。

据设计师介绍,当时他们圈定了三个区:舒适区、安全区和及格区,他们会把不同设备上的动效最大帧间距放到舒适区,至少是安全区以里,以保证每次的缩放都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流畅体验。

三、“拟物”和“扁平”设计如何取舍?界面宽度精确到字符

视觉设计也是这次大家非常关注的一方面,在手机操作系统视觉设计方面,其实一直有“拟物”和“扁平”两种风格的讨论。这次HarmonyOS采用了“轻拟物”风格,并通过代码化解决了资源占用的问题。

华为设计师说,之所以采用拟物和扁平相结合的轻拟物设计,是因为他们希望结合HarmonyOS“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将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做一个平衡和融合。

并且此次华为通过代码化的方式解决资源占用的问题。设计师说,他们这次在效果上面做了解构,轻拟物的效果里面有几个主要的元素,比如说硬光面高亮的效果,里面的色彩和模糊度,还有X/Y轴上面的值。

同时,华为有对应的开发团队在为设计团队做技术预研,设计师们有一个可视化的设计工具,设计师会在这个里面会调好当前这个东西适合怎么样的效果,或者哪个是最适合当前界面的一些设计。

在可视化的设计工具调完了之后,可以直接参数化的导出XML配置文件,然后直接到APP的设计里面,就可以不需要编码加载XML文件,即可还原设计效果。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解决了资源占用的问题。

深度对话华为鸿蒙OS设计师:为什么要万物“卡片化”,2亿用户后的路怎么走?

设计师还特别分享了HarmonyOS采用卡片化设计背后的故事。HarmonyOS是面向多设备的操作系统,所以在设计的初期,他们就要思考在不同屏幕尺寸下,如何达到布局视觉美观且舒适易读。

通过华为人因研究,他们发现,平板正常字号大小36-42字宽度的区间里面,整个的阅读舒适性是最高的,如果整个内容单行超过48个字之后,阅读的舒适性就会显著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急需一个容器去将界面的内容进行归类组合。此时“卡片”就成为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容器去做这个事情。它非常的灵活,可以在不同尺寸屏幕里面灵活自适应。

四、字体如何在兼顾美感、独特性的同时保证易读?

在视觉设计方面,华为也为HarmonyOS特别设计了一套新的字体“HarmonyOS Sans”,在保证易懂、通用的前提下,保持了一定的独特性。

华为HarmonyOS设计师说,他们从构想做一套属于HarmonyOS自己的字体到正式上市,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

在字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们很希望能够带来一些华为自己的独特性。比如在笔画上,他们保留了一定的撇捺弯钩的楷书美感,比较明显的是长的曲线、弧线的笔画,进行了曲线优美的调整。

另外,华为还在字面率纵向方上进行了提升,这样既保留了字间距之间不至于太紧,同时纵向高度提高了,汉字是方块字,略微提升纵高可以让字略微的挺拔一些,不是纯方块,更适合手机看,因为手机就是纵向的。

在提升字体的易读性方面,设计师优化了笔画比较复杂的结构,对所有笔画粘连、重叠的地方进行了分开分解。

另外,设计师们还对于高频词汇进行了“重心优化”,比如设置的“置”的重心会偏上、为了平衡不同的结构字形对字间距做了调整、对不同的字重也会提供不同的字面率。

五、华为用四个音符做了一首“新歌”

华为手机一直有着自己标志性的音乐,只要那四个音符出现,大家基本上就能确认面前这个人用的是华为手机了。

这次在HarmonyOS中,音乐设计师也回到了最初的设计理念“衍生万物”,“如何把同一段旋律衍生出更多不同的感觉?”

深度对话华为鸿蒙OS设计师:为什么要万物“卡片化”,2亿用户后的路怎么走?

设计师这次在开机音效上,用华为经典四音阶中最后的两个音阶,设计了HarmonyOS的开机声音,这两个音也成了HarmonyOS整个初始的旋律。

设计师通过合成器营造出“宇宙的空间感”,模拟出“宇宙初开那一声”的感觉,最终完成了HarmonyOS开机音效的设计。

在铃声方面,旋律也是同样的延续了四个音阶,HarmonyOS铃声的主旋律也都是用这四个音阶去演奏。

为了保证所有用户都能获得最佳的听感,华为再次进行了数据的分析研究,他们发现1K-2K是最佳和谐频段,所以HarmonyOS主旋律的设计都是集中在1K-2K之间。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各个场景下,每类人群、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能轻易的识别到清晰的旋律声音。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HarmonyOS面向全场景,各类设备,因此华为在音效设计方面还考虑到了不同的设备的音频播放能力。

设计师说,手机、手表本身的扬声器是比较小尺寸的,所以他们将过低的频段抹掉,通过更高的音阶提升辨识度,减少音色变异,减缓这部分的削减,包括去掉电子鼓的音色,来满足小尺寸扬声器发声的最好频段。

对于大尺寸扬声器,华为加入了更多好的乐器音色,包括贝斯、底鼓,采用更加音域宽广的声音,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音频播放特长。

六、鸿蒙要不要做“大改”?是纠结过的问题

其实HarmonyOS发布后,不少消费者都认为HarmonyOS系统界面改动“不大”,并好奇为什么没有“大改”?在会后采访中,毛玉敏也对此做出了解答。

她说,华为其实非常希望带来焕然一新的系统,但面对现有的2亿用户,一点点改动都可能会引起很大的舆论讨论。

其实华为内部做了很多的备选方案。甚至每一年都至少做了三轮方案,华为也把用户请进来,做用户测试,看用户是否喜欢这些新的方案设计。

华为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做出取舍,这是很艰难的。毛玉敏透露,他们内部曾经有很激进的方案,系统桌面甚至都是“全AI化”的,但也有很传统的设计,最后他们选择了比较折中的方案。

这两年里,HarmonyOS做了非常多次的迭代,才呈现出我们最后看到的效果。

结语:鸿蒙的路才刚刚开始

从华为设计师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以及对细节设计的严格要求,从人因研究到整个创意设计、概念设计,到最后的实现。毛玉敏说,他们希望能够给这个产业带来更大的用户体验的提升。

目前华为HarmonyOS已经积累了3000万用户,而2亿存量用户完成升级也成为他们下个阶段的目标。

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手机操作系统功能趋同的当下,HarmonyOS打出自身的特色变得更加不易,而面对未来,HarmonyOS如何依靠自身新特性和优势,拓展更多增量市场,才是后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