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漠影
“AI(人工智能)走入大数据智能时代,标志着其从感知智能、识别智能向决策智能、专家智能演进,逐渐步入成熟阶段。当前AI已成为数智化基础能力,融入众多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中。”大华股份高级副总裁刘明说道。
作为2006年一毕业就加入大华股份的老将,刘明从产品研发、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人员一步步成长为这家年超264亿营收(2020年年报数据)公司的技术领头人,见证了大华从一家安防企业逐步转型成为一家智慧物联企业。可以说,在这个头部玩家不多的行业,你很难找到更多能与之“煮酒论技术”的人。
3月22日,2022大华股份“云联万物 数智未来”高峰论坛顺利举办,多位学术界领袖、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共同就数字化前沿理念、行业落地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在“数实融合”经济发展大趋势下,以大华股份为代表的智慧物联企业逐渐走到时代聚光灯下。
起家于安防,潜心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大华在行业圈中颇为低调。二十年来,这家杭州滨江的实干派企业已经把智慧解决方案落到了覆盖城市交通、民生、环保、园区、制造、教育、工厂、能源、农业等数十个领域。
走过视频监控发展的黄金时代,大华为何能持续保持快速增长?面向万亿智慧物联新市场,企业又如何用技术的车轮驱动业务巨轮?通过与大华股份高级副总裁刘明进行深度对话,我们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
▲大华股份高级副总裁刘明
在近2个小时的对话中,这位秉持技术与市场协同发展的技术掌舵人不断通过“平衡点”、“主航道”、“持续创新”等强调全局和变化的词汇,让我们看到更为生动的大华。
刘明强调:“技术和市场相互驱动是一定的。绝对不能说有一个脱离另外一个跑得特别快,那么车子肯定就散架了。”这种贴近客户、对齐业务做研发的思路贯穿谈话的始终。
而这种理念,也同样体现在此前我们对谈的大华其他几位高管身上,从而勾画出大华股份身上,不同于历史进程中其他互联网大厂、创业企业的ICT工程师式文化烙印。
一、智慧物联大乱斗时代,“场景决定产品”
现阶段,智慧物联行业格局已发生大变——互联网大厂、AI创企以及一些消费电子厂都纷纷涌入智慧物联赛道,充当AI、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扛旗者”。而作为这一赛道的原住民,大华等视频技术玩家过去很长时间都不事张扬,但他们已于无声中成行业的实际冲锋者和佼佼者。
刘明纵深行业10多年,站在行业舞台中央的他也不断听到了闯入者、搅局者提出的激进技术路线。但对于刘明来说,大华不仅没有被“革命”,反而在战略布局上更加聚焦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应用。
自2016年底以来,大华开始从安防切换到智慧物联赛道,2021年11月又更新升级Dahua Think # 云联万物 数智未来战略,提出聚焦城市和企业两大市场业务,坚定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技术发展。而放眼技术路线之争,大华也逐渐践行了分层解耦、组件化的平台赋能思路。
刘明依然坚持着多年来的看法,那就是“场景定义产品”。
智慧物联场景具有碎片化特征,也就是说,由于行业具有差异化,场景需求也呈现出零碎的特征。
刘明认为,碎片化是长期难以改变的。“如果说我们承认千行百业存在的合理性,那么场景的需求也是千变万化的,解决方案也具备碎片化特性。我们认为,产品和技术要服务于场景,以业务为牵引,深化技术与业务融合。”
他指出,很多场景的需求,不是仅靠软件升级能够解决的,而是要使软件和硬件实现最优组合。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业绩来看,过去五年里,大华业绩逐年提升。而从业务来看将50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超8000个细分场景、超1800个开发业务组件等能力更好地使能在城市与企业数智化转型中。背后,离不开其研发能力和技术选择的战略作用。
二、从五大研究院,看到大华路线选择的智慧
据大华股份2020年年报所示,其研发投入达到近30亿元,占总营收超11%,预计未来也将延续这一研发投入力度。大力的研发投入是保证大华技术和业务驱动增长的关键。
很多人对行业里的研发智囊团关注较多,比如谷歌Deepmind、阿里达摩院、华为的2012实验室,几乎每一家AI、云计算技术的代言人背后,都有一个听起来隐秘而精锐的实验室。
作为智慧物联领域的领军者,大华也有自己的研究院。不过,大华的研究院并不像这些实验室那样高举高打,却非常聚焦和独特,是大华在集团层面的一大技术 “战略重心”。
刘明告诉我们,相比于头部,公司研究院更加聚焦在贴近客户需求领域。具体来说,五大研究院一一对应的是聚焦领域:中央研究院会重点突破多维感知技术,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大数据研究院主攻AI和大数据,另外还有两个顾名思义,网络安全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分别主攻网络安全和智慧城市。
当下,随着安防玩家纷纷游入万亿智慧物联赛道,不愿将自己囵于“视频”,有的玩家也呈现出“什么都做”的态势。而作为一位熟练的“泳者”,大华在战略上却保有难得的克制。刘明坦言,这是大华的战略定位决定的,也就是认清楚自身的边界,聚焦智慧物联和视觉赛道交叉处,从而避免“虚耗”。
“我们一直也在考虑怎么样构建我们核心的技术竞争力。”刘明说。大华正带领其研发团队把自己技术“矛”磨得更锋利,“盾”锻造得更坚实。
那么这位领头人一直去深入思考的重点攻防的点是什么呢?
刘明表示,在步入智慧物联赛道之前,大华的主要优势在图像视频方面。现在,已经它升级为全感知、全智能、全连接、全计算、全生态的“五全”能力。首先,我们一直坚持以视频为核心的技术和积累,持续保持在行业内的领先性;其次,根据千行百业的业务需要,不断拓展其他智慧物联能力;最后,继续做好专利和标准上的布局规划,实现技术沙盘防守。
目前,基于“五全”能力,大华已经形成了以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为代表的数智赋能底座。刘明告诉我们,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技术体系,将更好地支撑城市和企业完成从单点、单线、到成面、立体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千行百业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的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当下,大华已经构建了完善的技术体系,标志其“里程碑”目标达成。通过提供包括多维感知、多元连接、智能计算、控制交互AIoT平台四大引擎服务,以及数据在线、视图智能引擎、数据智能引擎、业务使能物联数智平台四大能力,大华能为城市和企业市场丰富的解决方案。
下一步,大华的任务就是与行业伙伴、客户一同,在这一技术体系上做量化更新迭代。
三、谨防技术与市场“双轮”脱轨,大华如何做研发管理?
在刘明看来,当下角逐万亿智慧物联市场,行业竞争的焦点已从产品的竞争转向了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
在这种背景下,新老入局者都需要解决一个难题——技术创新如何与市场需求接轨,是通过技术击穿行业,还是从行业突破技术?这也导致了许多新技术难以深入行业,进行推广。
对此,刘明认为:“技术和市场相互驱动是一定的。绝对不能说有一个脱离另外一个跑的特别快,那么车子肯定就散架。”
如何站在全局“一盘棋”高度,让技术研发真正贴合市场需求,不走弯路?
刘明表示,大华已经形成了城市和企业两大SDT解决方案部门、软件和硬件两大产品中心、五大研究院的“2+2+5”研发体系。这一研发体系经过不断传承与接力,大华已打造了一个高效灵活的研发体系阵型。
“2+2+5”研发体系是大华实现市场和技术双轮驱动的关键抓手。具体来讲:
1、两大SDT解决方案部门负责洞察市场趋势、精准识别客户需求,并通过有效的技术与产品组合构建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对研发内部来说,它代表市场,将客户诉求转化为研发语言,定义前沿产品。
2、两大产品中心则承担产品开发与管理、预研产品定义等主要过程,是大华产品研发承载的主体。它结合SDT与五大研究院的需求与指导输入,实现产品化与产业化落地。
3、五大研究院主要围绕着前沿技术探索、突破和实践。一方面洞察技术趋势,一方面规划未来技术与产品研发方向。
“通过三大组织紧密咬合,交互迭代,我们的产品定义出来就更精准了。”刘明说。
此外,除了在“2+2+5”的研发体系保障下,大华还形成了诞生于浓郁工程师文化的创新体系,让每位员工都能成为创新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大华已经连续三年举办自下而上的全员创新大赛。每年有几千人、几百个团队参与其中,优秀创新者在获得激励奖金、专利成果、实现实践价值转换的同时,也被推举到国家级大赛,有项目成国家级一等奖中唯一民企卫冕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选择聚焦的背后,大华技术研发“一盘棋”全局策略最终不忘生态。刘明指出,术业有专攻,大华不做供应上的端到端的覆盖。会选择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说把所有东西都抓在自己手里。
大华的技术研发思路讲求平衡,是在保证视频和智慧物联主航道上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上,与行业伙伴共同研发。
结语:技术与市场双轮驱动,大华的技术创新智慧
通过与刘明对话,深入大华的研发体系和研发能力,我们发现,这家公司时刻认清自己和所处的主航道。同时对于变化着的局势,他们及时保持着动态的关注,也保持着深刻的定力——那就是时刻紧贴客户需求,保持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
在行业中16年,刘明十分强调保持一个敬畏心。“一方面来讲的话是敬畏技术,遵循客观规律,持续探索打磨出真正好的产品;另一方面是敬畏市场,一定是要真正地去理解客户的需求和场景,才能真正地打开局面。”
至此,我们已经和刘明等多位大华高管进行了对谈。我们发现,这种敬畏心已经成为大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并成为这些掌舵人身上的烙印。刘明说,正是这种企业文化,使他们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