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诺贝尔奖使得人工智能在科学界迎来高光时刻,AI领域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标志着AI for Science时代的来临。AI正成为连接不同学科的桥梁,成为驱动科研发展的中坚力量。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强调了AI在科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而谷歌DeepMind的报告也指出,AI有望引领科学发现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时期。
在中国,AI时代对科学研究同样具有特殊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指出,利用AI是中国在基础研究国际竞争中获得主动地位的关键。为此,国内高校纷纷加强AI基础设施建设,西湖大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自2018年成立以来,西湖大学便致力于构建高性能计算中心,与浪潮信息等企业合作,以满足海量数据处理和大规模科学计算的需求。
西湖大学非编码核酸生物学实验室的申恩志研究员,在非编码RNA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非编码RNA研究因数据量的激增而难以用传统方法研究。AI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者能够更高效地解析数据,揭示调控规律,推动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对于AI辅助实验,申恩志表示要感谢AI时代的到来。
AI运行1到N的事情,让科学家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分析0到1,从而更快速地解决更多人类面临的问题。
西湖大学工学院教授金耀初从人脑的高效能出发,探索智能的起源和发展。他创立的“演化及发育神经网络”实验室(EDEN)旨在模拟人类起源过程,通过AI演化出更智慧的智能系统。金耀初的研究成果已在多个复杂工程系统优化中得到应用,并荣获IEEE Frank Rosenblatt Award大奖。
金耀初教授不仅限于演化算法的研究,他还与工学院人工智能系的同事蓝振忠教授展开合作,探索将大型模型与演化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新路径,以期通过模拟交互过程,推动自我迭代。蓝振忠教授在2020年离开谷歌,回国后加入西湖大学,担任深度学习实验室的负责人。在西湖大学算力资源支持下,蓝振忠团队已经推出了一款能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对话机器人——AI心理咨询师“小天”,该产品已经拥有数万名的日活跃用户。
对于科学家们而言,算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算力不足会严重影响到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在算力资源支持方面,西湖大学俨然成为国内高校的翘楚。自2020年来,西湖大学与浪潮信息合作搭建算力系统,并打造AIStation算力平台,从而实现统一管理计算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为全校各研究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解决方案,满足了科研需求。
在西湖大学,我们得以窥见AI时代科学家的新风范。而得益于强大的算力,这里的科研人员得以探索AI for Science的广阔前景,并不断突破科学探索的边界,通过人工智能为科学研究带来的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