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在追逐机器人红利这件事上 投资人和创业者袒露各自心声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 origin
编 | 四月

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风起云涌,产业界大浪淘沙,在“GTIC 2017全球(智慧)科技峰会”感受时代脉搏,看见未来。

3月10日,由智东西、AWE、极果等联合举办“GTIC 2017全球(智慧)科技峰会”在上海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正式开幕。学术界、投资界、创业圈和产业链在这里激烈交锋,NVIDIA、Neato Robotics、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科沃斯机器人、Ninebot(纳恩博)、威马汽车、奇点汽车、驭势科技、歌尔股份、地平线机器人等近40位大佬轮番登台。

作为2017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领域规格最高的峰会,GTIC聚焦“机器人产业”、“汽车新势力”、“家居物联生活”领域,探讨技术变革下的掘金机会、消费升级与生态建设,带来最前沿的实践经验和判断。

在下午的圆桌论坛环节中,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顾旻曼、中科创达CEO耿增强、速感科技创始人兼CEO陈震、阅面科技创始人兼CEO赵京雷、狗尾草科技创始人兼CEO邱楠、Vincross创始人兼CEO孙天齐、ROOBO 合伙人陈忆就“百变共生的机器人时代 ”的主题进行了对话讨论, 阐释了他们进入机器人相关人工智能行业原因、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应用以及人工智能这一新行业如何处理与资本的关系等问题。

以下为圆桌论坛的要点精摘:

中科创达CEO耿增强——产品要在简单的场景解决刚需

我们进入行业的原因一是之前做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14年过后增长放缓,需要新的增长点。二是一些关键技术在某个时间点的成熟,我们在那时做开始做一些高端的智能设备。

在技术并未完全成熟之前,对产品形态的选择很关键,必须做好取舍,不能一步到位。在使用场景上,要先在一个单点上去解决用户的刚需,才会更容易落地。等到这一点变得成熟,再有步骤地给产品添加功能。像小飞侠就解决了刚需,同时使用的场景又非常简单。

速感科技创始人兼CEO陈震——资本对人工智能应有耐心

速感科技为何得以创办,因为机器人专用的芯片在14、15年爆发,他们的兴起带动了图像解决的可行性。产业链上游行业的技术进步为下游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需要耐心,感知层算法推出不过三四年,科大讯飞从02年开始做,到现在语音才相对成熟。最热的计算机视觉从产品化到商业化都会有两到三年的时间。资本市场要对人工智能市场发展规律有认识,要给创业者时间去推动技术的产品化和商业化落地。投资能够加速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但不能拔苗助长,靠投资强行让没有实力的团队堆出产品,而应该找到真正有核心技术的创业者。

Vincross创始人兼CEO 孙天齐——人工智能的技术门槛正在变低

所有的消费电子生态在需求枯竭后,某个平台的开发者就会立即向下一个平台转移,这是我们进入这个行业的背景。

现今投资人工智能存在三个尴尬点:

1) 人工智能的技术门槛正在降低,这对普及人工智能是利好,但是对投资来说,这与商业追逐稀缺性背道而驰。

2) Alphago过度地抬高了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热情,也拉高了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的价格。

3) 人工智能行业花钱程度并不应该如此夸张,行业内人员水准参差不齐,而实力强劲的多是学术人员,但他们找寻变现路径的能力又相对较差。

因此对人工智能行业来说,并购或者整合或许是比投资更好的选择。

狗尾草科技创始人兼CEO邱楠——智能产品应用无需死磕刚需

我们一开始做机器人应用是感觉到了云计算、大数据、语音识别等各方面技术条件的成熟,感觉到了一个临界点。

在商业应用上人们通常对找到刚需这一点有较强的惯性思维,我们觉得这个时间人工智能还处于比较弱的阶段,要解决刚需其实不太现实,不如关注一下产品的可用性,把它做得更好玩、更有意思。

圆桌论坛:在追逐机器人红利这件事上 投资人和创业者袒露各自心声

阅面科技创始人兼CEO赵京雷——人工智能时代刚开幕

手机爆品达到了一定的天花板,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正在慢慢消失,大家正在寻找下一个平台。手机引领了新的触摸屏交互技术,下一个新的平台也会在交互上有革新。阅面科技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成立,要解决下一代设备的视觉交互。

目前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发展才刚刚开始,大家会注意到现在的创业机构有一些技术技术企业,先行入局的人更多的是将语音、视觉、语义理解等基础设施完成。人工智能尚处在一个搭建基础 架构的阶段,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应该是在日后,今后在基础完备后出现的人工智能产品也能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

移动互联网和机器人有非常本质的区别。移动互联网从零到一很简单,但从零到一百会很难。而机器人从零到一非常难,有了一之后就会很快。人工智能从技术到产品到商业化会有几个阶段,资本要投资人工智能需要理解这个成长曲线,能看到一条路线,看到一个三到五年后的样子。

 ROOBO 陈忆——硬件趋同下,深挖垂直场景

科技行业的趋势是从PC到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物联网正在经历巨大的发展,另外中国的制造业发达,在中国做机械产品有很好的基础。

ROOBO业务其实有两块(2B和2C),我们会向行业输出一些能力,为产品公司提供系统。在2C业务上我们有布丁机器人。但是现在服务机器人有一个问题,大家在硬件上趋同的地方都差不多。用户用的其实不是机器人,而是由机器人提供的一个场景。我们的方案就是做垂直化的场景挖掘,和用户多交流,在儿童教育场景下让小朋友得到一些好玩的东西。

以下为圆桌论坛讨论的要点精摘:

顾旻曼:谢谢大家。我觉得我的第一个问题其实也是给在座所有嘉宾的,就是大家都知道过去一年的时间人工智能成为了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我们知道其实比如说像AlphaGo在围棋领域也完成机器人战胜了人类,包括其实很多在产业界也有很多公司应用层面的布局,我特别好奇的一个问题其实是给各位创始人朋友,怎么样一个事件或者怎么样的一个公司的行为让你决心不管你之前是做什么,或者说你以前在这个行业里面默默耕耘,你决心接下来完全转型或者完全投入到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其实跟这个非常相关,在座大家不管在资本市场上都有非常多的战祸还是在应用层面。如果要举一家公司除了你自己本人的公司以外你觉得在这个领域最钦佩的同行有可能是在上下游产业链里面的能不能举一家公司?我觉得这会让在座各位对目前的进程有一个更加感性的了解。要不然我们次序倒一下,从后往前调。

陈忆:我们合伙人几个背景其实都是做互联网的。刚才其实挺有趣的,刚才有几位嘉宾也提到了几点,就是刚才比如说到的众筹,科技的众筹、海外背景还有整个革命的变化从传统的PC到互联网然后再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从所谓的万物互联到物联网时代,我们其实一直也是在做这一块,后来物联网这块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另外我们还觉得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其实是在中国,所以在中国做机械产品是非常有巨大的基础。

顾旻曼:另外一个问题是,除了你自己的公司之外你最佩服那一家,觉得他们做的挺靠谱的。

陈忆:对我来说我觉得还是亚马逊,我们觉得从平台级到产品到销售到技术其实是非常完整体系,而且每个环节都做的很好。如果面向一个消费者产品的话,哪个环节都不可缺失,所以我挺钦佩亚马逊这块投入的。

赵京雷:当时我记得还是2015年初,春节过后我们现在几个合伙人有一次聚会,其实平时也都是朋友,当时我刚结束上一个创业其实正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当时也没有感觉就是大家聊起来移动互联网行业感觉已经好像过去了的那种感觉,感觉这个红利在慢慢的消失。其实随着手机爆品已经到达一定天花板下一个平台就是大家是聊了很多,但是未必移动互联网现在大家都聊一下,如果说出现这种爆品的平台它的核心的观念是什么?我们都知道手机这一块手机触摸屏交互技术的革命,其实自然而然我们觉得应该是在AI一些基础架构交互这块有所作为,所以说自然而然经过这样的一次聊天我们成立了阅面科技这样一家公司,致力于新一代的设备解决他的视觉,方便这样一个交互的问题,这是我们公司成立的故事。

顾旻曼:所以刚才两位嘉宾听下来是说认为上一个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能是过去的2008年到现在十年的时间,觉得下一个时代是人工智能踏浪而行就开始做这个事情了。

赵京雷:对,感觉今年应该是基础架构构建的两年,我觉得今年可能是一个人工智能时代的刊物我们很有幸进入了,我觉得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还是互补。我们都注意到现在的很多创业者研究机构有一些技术企业,大家会觉得其实这是一个开幕,我们这样一些人正好把语音、视觉、语义基础架构做好,真正的把很多这个行业里面出来的人真正的拿起这样一些架构拿起这样一个武器构建更加智能、更加体验的产品。

顾旻曼:我们下面几位嘉宾可能加速一点点回答。

孙天齐:我的创业动机很难说是一件事情导致的,我过去十几年一直在研究人工智能,虽然在2007年、2008年当年还不是一个很火热的概念,真正导致我行动很大程度上是遇到我们合伙人张帆(音),我们一起。今天进入机器人行业的公司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看到移动互联网的需求在扩大,而且我们回顾历史所有的消费电子生态一旦需求枯竭之后他的开发者就会迅速的向下一个平台转移,所以这个我觉得是我们的一个背景。说到行业里面比较尊敬的公司原来Google旗下的一家公司他们做的机器人我就讲一点比较尊敬的,他们从一开始做的大狗成本也非常高,实际上跟眼下的热点也好、流行趋势也好或者说具体的应用场景也好是脱节的,但是他们一直从90年代到现在一直坚持20多年做这么一个没有用的东西,但是他那个东西一旦做成是一个极致的追求或者是终极的目标,他做事的独特的方式是让我非常喜欢的。

顾旻曼:刚才说敬佩的公司我们提到了Google,你们等一下讲一下国内的我们加大难度。

陈震:我学生毕业出来就开始创业了,我做的事情都是在做机器人连接的交互,在北航实验室主要研究的是机器人和无人机的视频交互系统,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发现一个事情就是机器人这块机器人专用的芯片开始做了一个爆发,无论是从PC时代的QQ拿出来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架构,其实每一次推动我们产业革命都是伴随着产业链上游芯片半导体行业,所以我们观察发现到专用化的芯片兴起了,他们的兴起带动了图像的可行性。以往CPU用RM很难解决的,但是现在可以通过DSP以之前八到十倍的速度来处理,其实我们发现2014年之后像机器人上面的VSM技术能够应用起来,包括2015年的时候微软发布的东西里面有CPO最大的原因就是专用化的芯片起来了,我们认为这个是给我们最大的动力和信心,就是VSM今天可以向商业化和市场化走的原因。

顾旻曼:您提的是关于硬件和技术这块一个重大的突破,您觉得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陈震:第二点其实在主持人刚才问的问题之前,我们最敬佩的公司我想说的是国外一家以色列的公司。因为之前我看到戈尔冯总都有提到,在2010年左右被苹果收购以后在今年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产品上都能看到他们的传感器。从国内的公司来讲我觉得就是地平线的张永谦老师,让我们更多人知道以前大运算是要在云端进行的,我们要把更多的放在嵌入式、放在本地上去做,从这点上来讲我觉得地平线在整个嵌入式人工智能这个行业是我们这个行业标杆性的代表性的公司、创业性的公司,谢谢。

顾旻曼:非常感谢。

邱楠:我们一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是要做机器人的,这是因为当时感觉到云计算、大数据、语音识别包括CPU等等各个方面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了。你会有一个直觉说机器人的时代到来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感觉各个技术突破到了那个临界点,所以说会决定选择要去做机器人。你要说国内比较尊敬的或者说敬佩的机器人企业其实有很多,因为平常很多时间都会和同行相互交流和学习,所以我就觉得国内有非常多的机器人公司值得我们学习,我蛮敬佩Misa的情怀;但是说国外的包括苹果我觉得没必要对他们过多崇拜。我相信这一类的中国产品,到未来会比他们做的更好,无论是从技术上面还是产品的各个层面。

顾旻曼:非常感谢,尤其是机器人硬件这个行业其实我们是有非常大的产业优势的。

耿增强:之前一直做智能手机在2014年的时候智能手机增长放缓,开始寻求新的增长点。第二个就是像大家说的那样技术的确到了一定的点,有一些关键技术一定到了那个时间点,我们也是在那个时间点上做高端的智能设备。在去年投资公司我们这一块领域支持国内企业家创业公司很多创始人包括我们VR设备等等,如果说最佩服国内的公司大的公司就是华为吧,我觉得他们做的很好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

顾旻曼:非常感谢几位嘉宾,我觉得也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市场的感知。到现在这个时间点一方面硬件、芯片包括技术,另外一方面就是市场、资本种种元素加在一起也会让大家觉得不管是基础的建设上面还是市场的感知上面,包括在业界的应用层面可能都到了一个临近的爆发期。因为我一直在做投资这一行,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其实也非常关注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包括说更早之前其实我们投了一系列公司,当时还没有人工智能这个提法,但是其实他们也在做相关的事情。

回到现在,其实我们一级市场大家其实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如果这是下一波浪潮,那什么时候是真正在产业界应用层面或者说在用户层面不是说在资本和研发的层面在嗨,而是在真正深入到商业本质的层面也能够得到突破?所以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想问大家,我觉得这是在现场我们家里调研,咱们的公司如果已经盈利了就是因为咱们都在做核心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这块,已经盈利的能不能举个手?好,中科创达毕竟是一家上市公司。下一个问题是如果咱们公司暂时还没有盈利,已经有非常大的收入规模。太好了,那这个问题我可以再往前问,我们不讲具体的数字,比如说收入规模我们定一个标识,一年的时间如果收入规模能上五千万举个手?OK,非常感谢。看起来我们还是已经非常深入到产业界了,这个问题我想先问刚才举手的嘉宾就是收入已经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我想问一下咱们在产业界应用层面具体是怎么来做的,我觉得用户在用给你的订单、在用给你的利润来向我们投票这个事已经在应用层面得到很好的发挥了,我还是给大家讲一下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应用的问题,要不然咱们从利润到收入吧。

耿增强:我们选择什么样形态的东西,什么时候切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做一个一步到位的这样的企业不会好的。基本上我们觉得就是这种东西使用场景每一个单点的话解决一定的刚需,这样的话才容易去得到。我们是选这种类型的创业公司来做,我觉得应该来说是一个点变成熟这一点做的很好,然后产品再逐步的增加其他的使用场景功能还有技术上的成熟度会增加上去。

顾旻曼:我想追问一下就是大家能不能理解从点到面不断有一个小的口在突破,我们最核心的场景或者最核心的或者用户最喜欢的产品是什么呢?

耿增强:因为是这样我们并不是做最终的产品,我们做的是大脑计算模块。智能语音助理我觉得也是家用机器人最早一个出行大家会使用的。去年我们已经上市了,这个在无人机里面像国内大家知道的小飞侠我觉得这个解决了刚需,这个使用的场景变得非常的简单。我们也是做了最小然后把这个算好的话优化很长时间,其实整个时间花了大概八个月把所有的性能做到最优,这个树立起来也有助于我们产品发展。

主顾旻曼:谢谢耿总,我发现大家抓住所有的时间都在做广告。接下来两位也是同样的问题,我们最核心的产品是什么?刚才耿总提到的都是卖给业界其他的这一层,如果咱们也是2B那具体在哪一个行业或者哪一个类型的产品里面是核心?

邱楠:我们可能跟很多品牌思考不一样,我们不会太关注痛点,因为我们反而会觉得在现在这个弱人工智能阶段,仅仅希望人工智能解决一个刚需痛点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反我们觉得所谓的一个产品特别是科技产品,除了可用性质之外会需要更多可行性,也就是说如何把它变得更喜欢和更好玩。这其实是我们更喜欢做的一件事。回归到我们公司上来,与其说我们在做一个生活服务机器人,倒不如说我们更多的是在创造一个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玩的虚拟生命。这个虚拟生命是年轻人觉得蛮喜欢、蛮有意思的产品。我们刚刚上市的一个虚拟二次元美少女就是这样。有一个数据我想现场分享一下,其实这个产品刚刚上市不到一周,但平均每个用户已经帮我们产生了五百块钱以上的增值服务。

顾旻曼:咱们不是做应用而是做好玩。

邱楠:非常感谢,好。

顾旻曼:最后一位收入过五千万的嘉宾。

陈忆:我们ROOBO其实有两块,一块因为我们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我们其实蛮低调务实但是挺开放的,所以我们会把我们的能力输出给一些行业,我们会联合一些新建厂商我们会把这些系统给产品公司,比如说需要图像模组的企业,另外就是2C这块我们旗下有一个团队在做布丁机器人,其实布丁机器人去年还不错,另外我们其实刚开始卖的时候我们还面临一个小小的尴尬,是什么呢?这个品类太新。然后定价,我觉得可以思考的是说布丁机器人是在服务机器人特别是儿童机器人这块是开发了一个线下渠道定价的标准。另外为什么会觉得成绩呢?我觉得是我们的团队包括我们在一个垂直的行业,就是垂直的用户群我们不断的深挖,深挖场景。其实这里面有一个特别好玩的故事,就是我们去年把数据拉出来看了一下,我们统计了三个常用的小朋友问的三个问题和大人问的三个问题,小朋友会把机器人当成有生命的,他会问什么呢?你从哪来?你有爸爸吗?你有妈妈吗?而大人呢?问今天天气怎么样?帮我订个闹钟,所以其实蛮不一样的。

另外就是我们在一些很细节的地方去追,而且儿童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现在有一个问题,大家在硬件趋同的地方都其实感觉差不多。比如说微信的摇一摇有了这个传感器大家玩的不是这个加速度的传感器,玩的是背后的一些场景,所以同样比如说像视频大家都在做双向视频,但是双向视频好玩吗?我觉得那是物理需求,所以其实我们也在做这种垂直化的场景的挖掘。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功能其实效果不是太好,聊天是有知识涵养的,所以后来我们把我们的用户群拉过来跟这些家长聊然后关注小朋友和老师聊,在这个场景下让小朋友得到一些好玩的东西,所以其实我们这两块业务。

顾旻曼:接下来我觉得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有最后一个小问题是提问当中三位的。一位作为一级市场投资人我也特别关心的是虽然投资人每个人都在投AI,每个人怎么判断资本的影响和资本真正的价值?我们面对一个现实的情况就是这些绝大多数的公司都没有盈利甚至不像我们台上的几位一样也有收入极大,你必须要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足够的帮助。三位嘉宾非常犀利,大家都是从业者和关心这个行业的人,比如说资本对咱们的价值究竟核心在哪里?包括说如果你要拿钱要拿什么样的钱是合适的?我们可以尽可能犀利一点,我虽然在台上作为一个投资人但是我想大家听到真实的回答。

陈震:其实我之前也在其他的分享里面讲过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这块需要耐心,其实大家不知道的就是微笑曲线,要不就在下游,或者是像布丁一样专门做一个好玩或者有用的品类,要么就是上游核心的技术、感知层的算法、芯片级的算法,所以我一直说的是我希望多看到的是资本市场或者投资人、投资机构能够给到创业者耐心,能够让我们把这件事情真正的往产业化、往市场上去做。其实从感知层算法推出到现在不过三到四年的时间,但是一个技术真正能够成熟,我们知道科大讯飞做语音从2002年开始,即使做到现在才刚刚把语音推到了比较成熟的程度。现在最热的计算机视觉、机器视觉我们看到它是从一个真正的产品在大家看到产品化和真正的商业化之间的距离,可能还需要两到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资本市场需要给到我们耐心。

第二个就是资本到底能在这个市场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希望能够看到接着我刚刚的话题去讲真正芯片起来了之后势必会影响到人工智能技术在真正现在市场下游段的产业化和市场化,所以我们认为资本市场是能够加速我们去推进这个事情的,但是加速不是拔毛助长,不是像北京的创业大街这样给到之前不具备创业的能力或者之前不具备储备的团队让他们去具备这样的能力,而是让真正有技术核心能力和技术储备能力的人用两到三年时间把技术的商业化和产品化落地,这里面我们需要结合上游的芯片厂商和供应链一起完成一个真正模组给到下面的产品去做。其实刚才我讲到从产业化落地上2014年成立一直到今年我们整个销售目标去年就已经实现了三百多万,今年我们预计是在一千多万左右的销售目标,我们希望是能够给市场上看到人工智能行业的创业公司是有变现能力、有盈利能力的,这个盈利能力并不是像之前的O2O或者之前大家看到的那种疯狂式的资本涌入,而是需要有一个正常发展周期,而且我希望资本市场正确的预计和正常合理发展的趋势。

孙天齐:我觉得从资本的角度上来看,现在投资人工智能其实有几个比较尴尬点。

其实过去几年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情况来看门槛是越来越低的,其实跟更早年间人工智能的学术化做法相比,其实是在降低技术门槛。这种门槛的降低对于普及人工智能来说肯定是极大的利好,但是对于投资价值来讲跟商业所追求的稀缺性产生了一些其实是背道而驰的,就像我们经常说未来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像空气一样,但是反过来想从来没有人能靠空气做成这样。因为一个东西普及到极致的时候实际上它的稀缺性就没有了,这是我现在看到其实有点尴尬的点。

第二个点就是由于AlphaGo带来公众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导致人工智能企业现在也非常贵,从投资的角度上。

第三个是人工智能高度的行业,尤其是对于初创公司来讲做一个令人尖叫或者令市场需要的中间线或者是产品并不需要真的那么大的资本投入,但是现在由于人工智能人才来讲所以实际上也是一个在自我循环的状态下。我觉得在此时此刻直接用投钱投进去的方式未必是对于人工智能企业来说,或者说对于资本角度来讲最划算的一个做法,反倒是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是学术氛围非常浓厚技术出身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技术本身在现实当中找到变现机会又存在一些困难,这种情况下反倒是投资人对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在这些方面的演进是对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说行业里面一些并购、一些资产整合可能是比直接投钱进去在此时此刻是更好的机会。

顾旻曼:总结一下第一个是投资人和团队之间互相了解,这个事离钱未必那么的近。第二个就是对于投资人的选择来说,除了钱之外能不能带来更多变现、商业包括整合这块的新的思路和新的帮助,这个部分可能比单纯的现金更加重要。

赵京雷:因为我选择了移动互联网后做了机器人,这两块我觉得有非常本质的区别。移动互联网从零到一我自己感觉非常简单,但是从一到一百非常困难,这个恰恰反过来了,从零到一都需要时间非常漫长的过程,但是一旦达到了一有可能从一到一百就会很快。我刚开始互联网创业的时候用了三个月时间做了第一个一百万,但是现在创业比如说我们做视觉,可能每一个视觉公司都有一个非常强的视觉技术积累过程。比如说像一般的算法从实验室级别的算法可能到产品一直再往上走会经历几个阶段,比如说你可能先有一个算法成熟,然后在上面有产品怎么样往上面去做,解决什么样的场景。拿我们来举例,我们最开始从底层的算法成熟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往上走一个模块,然后架构到硬件。我觉得我们到现在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了,今年上半年我们陆陆续续上了三款模块产品,包括机器人和视频交互,包括一个实时的模块包括还有统计的模块,在这个基础之上实际上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之上有终端,我们架构上需要一层一层在一个底层架构上逐渐去走的。说到资本又回来了,我觉得作为一个投资人其实像刚才说的像技术型公司成长曲线理解的过程,我觉得对于我们寻找资本其实是在寻找这样一个资本,他看到的是一条路线三年或者五年以后公司的样子。

顾旻曼:非常感谢,也是可能投资人要对这个行业有更多深刻的了解和更多实事求是的耐心。非常感谢今天几位嘉宾在这里的分享,我觉得可能从过去包括几个大家说的风口到现在我们都深切的感受到人工智能创业者往往是最有理想主义,最带着真正要去改变世界的初心,今天也非常感谢大家在现场的聆听,我们也特别祝福在座几位创业者能够在改变视觉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谢谢大家。

圆桌论坛:在追逐机器人红利这件事上 投资人和创业者袒露各自心声